讲解员用激光笔照射古画

健康知识 2025-06-25 15:12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回顾】

2023年7月,在四川博物院的一场导览中,讲解员使用的激光笔引发了广泛关注。当时,讲解员在展示明代陈洪绶的画作及宋代绢本花鸟册时,用激光笔进行照射。这一行为随即引发了公众的争议^[1][3][6]^。尽管展柜上明确标注了禁止使用闪光灯,讲解员仍持续使用激光笔对局部细节进行指引,甚至在观众的提醒下也并未停止^[3][7]^。

【争议焦点】

一、潜在危害性:

尽管四川博物院将激光笔称为“低功率设备”^[4]^,但专家们对此提出了警告。他们指出,激光笔的集中光线可能会对文物造成潜在的危害,尤其是加速文物的氧化和褪色。对于绢帛、纸张等脆弱材质的文物,其威胁更是显著。虽然有些研究认为短时间照射的损害低于闪光灯,但学界对于长期影响仍持谨慎态度^[2][8]^。

二、示范效应与规范缺失:

讲解员的行为可能被游客模仿,引发更多的不文明行为,如违规使用闪光灯拍摄等^[8]^。部分观众表示,激光笔的频繁使用破坏了观展体验,也造成了视觉上的干扰^[5]^。

【改进方向】

一、替代性讲解方式: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建议博物院采用其他无接触的讲解方式。例如,讲解员可以通过语言描述配合手势指引来替代激光设备。也可以采用数字展板局部放大等技术,既能够清晰地展示文物细节,又避免了可能的风险^[5][8]^。

二、标准化管理:

博物院需要制定更为明确和严格的激光笔使用规范。这些规范应包括激光笔适用的场景、照射的最大时长等。对于讲解员和工作人员,也需要加强文物保护知识的培训,确保他们在工作中能够遵守相关规定^[1][7]^。

三、公众教育:

博物院在加强内部管理的也需要同步提升观众的保护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让观众了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减少对强光指引的依赖。这样有助于形成“保护优先”的共识^[5][7]^。

此次不仅揭示了四川博物院在文物保护和管理上的一次失误,也反映出了文博机构在普及与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的难题。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文博机构需要建立更为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及操作标准^[2][8]^。希望通过此次,能够推动文博机构在管理和服务上的进一步提升,为公众提供更好的观展体验。

上一篇:看龙年出行新变化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