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回应厦大新闻学教授

健康知识 2025-06-26 12:53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张雪峰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邹振东教授之间的争论,如同一场热烈的辩论赛,其核心议题围绕着新闻学专业的价值与就业前景展开。

一、张雪峰的回应内容

张雪峰在一次直播中发表的言论引起了广泛关注,他提到关于新闻学专业的选择时表示:“如果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面对舆论的波澜,张雪峰在社交媒体上作出了回应。他调侃自己的言论像黄渤一样引人关注,并感叹这场讨论逐渐离谱。他强调,自己并非全然否定新闻学的价值,而是基于当前就业市场的现实情况,建议普通家庭的孩子选择更易就业的专业。他多次指出,在自媒体时代,传统新闻行业的就业空间受到压缩,约有80%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并未从事本行业。

二、邹振东教授的立场

邹振东教授对于张雪峰的言论持批评态度,但同时也承认其提出的问题值得新闻传播学界反思。他指出,张雪峰作为给排水专业出身的自媒体人,其粉丝量远超传播学教授,这一现象反映了社会对于不同专业背景和职业选择的关注程度存在差异。这并不能成为否定新闻传播专业价值的理由。邹振东教授强调,新闻传播专业不仅具备复合型能力培养的优势,而且学生的就业领域并不限于传统媒体。他认为主流媒体仍然能够吸纳大量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他呼吁公众应该理性看待专业选择,避免以单一逻辑否定学科价值。

三、争论的核心分歧

这场争论的核心分歧在于实用主义与学科价值的冲突。张雪峰从现实角度出发,关注就业率、收入等实际问题,认为新闻学的性价比偏低,尤其对于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而教授群体则更强调学科的人文价值和社会功能,认为专业选择不应仅以短期就业为导向。自媒体影响力与传统学术话语权的碰撞也是这场争论的一个焦点。邹振东教授提到张雪峰的粉丝量远超学术专家的情况,反映了自媒体对公众认知的强势影响。他认为学界需要正视这一现象,但反对将流量逻辑等同于专业评判标准。这场争论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张力,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专业选择逻辑(兴趣导向 vs 就业导向)的广泛讨论。这场关于新闻学价值的争论无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的机会,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每一个专业的价值和意义。

上一篇:沅陵二手房出售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