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有3特点 治疗需注意这些
一型糖尿病的症状及其治疗
一型糖尿病,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疾病,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疾病的危害极大,可能导致患者失明甚至死亡。随着病程的延长,体内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会对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组织器官造成慢性进行性的损害。那么,一型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呢?
一型糖尿病有三个显著特点:
1. 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期,但也可能在任何年龄段发病,特别是更年期。
2. 发病急骤,症状明显,包括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等,部分患者首发即有酮症酸中毒。
3. 最终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因此也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对于儿童一型糖尿病的治疗,有几个关键方面需要注意:
1. 胰岛素治疗:儿童一型糖尿病一经确诊,通常需要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根据患儿的胰岛残余B细胞功能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
2. 运动治疗:病情稳定的儿童一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这对病情控制有良好作用。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应个性化,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注意安全。
3. 心理治疗和教育:这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确保患儿能与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在治疗一型糖尿病的西药中,主要有以下几类:
1. 磺脲类: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发挥作用,是较早应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餐前半小时服药效果最佳。
2. 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对餐后血糖有明显效果,故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需要在进餐前服用。
3. 双胍类:具有降糖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但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不推荐使用。一般建议餐后服用以减轻胃肠副作用。
4. 噻唑烷二酮: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应用过程中需密切注意肝功能。
5. 糖苷酶抑制剂: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需要在餐前或与第一口饭同服,且膳食中需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才能发挥效果。
深入了解一型糖尿病的症状和治疗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爱患者,帮助他们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