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测血糖并不准 血糖值多少才会是糖尿病
探索糖尿病真相:空腹测血糖真的准确吗?
当我们走进医院体检,常常会被要求空腹检查。于是,很多人便理所当然地认为,测血糖、查验糖尿病时也应该空腹进行。空腹测血糖真的准确吗?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理解血糖值与糖尿病的关系呢?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由于很多人对糖尿病缺乏足够的了解,以及部分糖尿病患者症状不明显,往往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才发现患有糖尿病,这无疑增加了治疗难度。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血糖值多少才是糖尿病呢?
一、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或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两次重复测定满足以上任一条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二、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表明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三、若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以上,或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115毫克/分升)以上,应进一步做糖耐量试验。若存在明显的糖尿病症状,应先做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四、正常人在餐后2小时的全血血糖不超过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若超过此值,应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单纯依靠空腹血糖检测来诊断糖尿病是不准确的。因为空腹血糖容易漏诊。要知道,空腹血糖正常不等于血糖正常。为了更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我们建议患者再进行OGTT检查。OGTT检查即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通过绘制糖耐量曲线,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血糖状况。
而平时在家使用的血糖仪,用于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可以作为日常监测血糖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
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血糖检测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探索糖尿病的真相,为自己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