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趣事600字
在秋风轻拂、石榴树香的环境下,我蹲在院子里,看着外公以一双布满老茧的手,灵巧地将竹片劈成篾条,弯成优美的弧形。青竹的清香与金桂花的甜香交织在一起,在秋日的微风中悄然酝酿。
国庆前夕,外公兴致勃勃地宣布要教我制作灯笼。院子瞬间变成了一个繁忙的手工作坊。晾衣绳上挂着像琴弦般的竹篾,石桌上铺满了如晚霞般的红纱,而搪瓷盆里的糨糊则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在外公的指导下,我试图将竹骨弯曲,但它们似乎有自己的意志,总想逃离我的掌控。每当我把灯笼架扎得有些歪斜时,外公总是耐心地扶正,并安慰我:“慢慢来,真正的灯笼不怕瑕疵。”
当表弟带着足球冲进来时,我们正在制作灯笼。他笑着评论我制作的灯笼像是一个被压扁的南瓜。外公笑着拿出一块褪色的红布,上面洇着点点墨痕,那是去年教我们写“福”字时,表弟打翻砚台留下的痕迹。外公用这块布制作成灯笼的花瓣,他的手指在布料上灵活地舞动,如同跳舞的精灵。当红纱裹住灯笼骨架的那一刻,表弟兴奋地喊着:“我要画天安门!”
暮色四合之时,我们完成了二十八个形态各异的灯笼。这些灯笼有的画着歪斜的国旗,有的写着颠倒的福字,而表弟画的那个天安门最为醒目,城楼上站着三个火柴人,这是外公添上的点睛之笔。我们把灯笼挂在门前的老槐树上,暖红的光晕伴随着晚风拨动下的铃铛声,叮咚声甚至惊起了归巢的麻雀。
街坊们循着光亮聚集而来,张奶奶抱着小孙子,夸赞我们的灯笼制作得俊朗。外公站在屋檐下,背着手,皱纹里盛满了灯光。他轻声地说:“五十年了,从前巷子里每家都挂着我扎的灯笼庆祝国庆。”月光洒在他的霜白鬓角上,那些灯笼仿佛变成了一条璀璨的星河,从过去流淌到现在,又向着更明亮的未来延伸。
夜深人静时,表弟枕着灯笼入睡。我数着树影里的光斑,听着外公在里屋翻找竹篾的声音。明天,他还要教我们在灯笼上描绘金线。这位老匠人正把他整个秋天的月光,都悄悄缝进我们的童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