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欢案二审判决书

健康知识 2025-10-23 12:07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案件概述:于欢防卫过当引发的悲剧

一、案件基本信息

一起备受关注的案件,案号为(2017)鲁刑终151号,由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于2017年6月23日,法院宣布了判决结果。经过审理,于欢的防卫行为被认定为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最终被判有期徒刑五年。此前的一审无期徒刑判决被撤销。

二、法律认定与争议焦点

关于此案,法律认定的关键在于防卫的性质以及量刑的依据。

1. 防卫性质认定:

法院认定于欢的行为确实具有防卫性质,但超出了必要的限度。案发时,杜志浩等人对于欢及其母亲苏银霞实施了非法拘禁、侮辱以及肢体攻击。而当民警到场后,由于未能有效控制现场,于欢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持刀反击。

2. 量刑依据:

法院在量刑时,综合考虑了被害人的过错、防卫的紧迫性以及后果。认为一审对于于欢的量刑过重,因此改判为五年有期徒刑。

三、案情背景与争议

这起案件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背景,主要是关于借贷纠纷。于欢的父母因经营问题向吴学占、赵荣荣借款,并约定了高额的利息。由于还款争议,吴学占等人采取了非法手段进行催债,包括占据房屋、限制人身自由等。

2016年4月14日,催债者长时间拘禁、侮辱于欢母子。当民警到达现场后,未能有效干预,于欢在冲突中使用刀具,导致1死3伤。

四、附带民事诉讼

原审中,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包括死者杜志浩的家属以及受伤的人员。而在二审中,民事赔偿部分并未发生改变。

五、判决书公开与后续影响

判决书全文通过山东省高院及媒体公开,成为了正当防卫司法实践的典型案例。这一案件也推动了社会对防卫限度、高利贷治理等问题的深入讨论。

这起案件不仅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更是引发了社会对于正当防卫、借贷纠纷、司法公正等问题的广泛讨论。于欢的遭遇让人同情,但法律的实施需要公正,不论对于哪个当事人,法律都应一碗水端平,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法律的公正与正义。

上一篇:范思哲牛仔香水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