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经常在冬天出现恶化
随着冬季的来临,一些中老年人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常常感到腿部沉重、酸痛,甚至休息后也无法完全缓解。这些症状被许多人误认为是普通的“老寒腿”或是腰椎疾病,但实际上,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可能是糖尿病足的预警信号。
糖尿病足,也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这种病症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尤其容易发病,因此在北方地区的发病率较高。随着天气变冷,血管的收缩也会加剧原有病变的恶化,使得糖尿病足患者在冬季的症状常常加重。
由于血管闭塞,导致血液无法将营养输送到足部,从而使得伤口难以愈合。而且,由于下肢动脉硬化的不可逆性,单纯依赖药物可能会错过外科干预的最佳时机,甚至可能导致截肢的悲剧。这与冠心病属于同一类疾病,是全身大小动脉的病变,因此应尽早进行周围血管成形术,以疏通下肢血管。
在中医理论中,预防糖尿病足强调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从整体来看,中医注重饮食调整与适当的锻炼。中医的食疗配方如葛根粉粥、山药粥等,对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大有裨益,并有一定的养阴、益气、强体的作用。而成药如复方丹参滴丸、通塞脉片等,则有益气、通脉、活血的疗效,对糖尿病足的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局部而言,足部的保护更是体现了中医的特色。中药泡洗足部不仅活血通脉,还对糖尿病足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适当地活动足踝与脚趾也对预防糖尿病足有一定作用。中医认为,经气始发于肢末,适当锻炼对于经气的发生和气血的输布有很多好处。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讲究辨证论治,分为三期五型进行论治。除了全身治疗如口服中药和中药输液制剂外,中医外治法是最具特色的。糖尿病足的局部处理是治疗的重点之一,虽然其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但局部病变的处理直接影响到全身情况,因此局部疮面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了解并关注糖尿病足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在冬季尤其需要注意腿部的保暖和护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