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治疗的注意事项
针对热痉挛和热衰竭患者,应立即将他们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让他们休息或躺下。口服冷盐水和冷盐饮料以缓解症状。对于周围循环衰竭的患者,应通过静脉给予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钾,大多数患者通常在治疗后30分钟至几小时内恢复正常。
对于热射病患者,其预后较为严重,死亡率高达5%至30%。必须采取紧急治疗措施。首先是物理降温。为了迅速降低患者的高温,可以将其浸泡在4℃的水中,并通过按摩四肢皮肤、扩张皮肤血管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在降温过程中,需要随时观察和记录肛门温度,当降至38℃时,可停止降温,然后将患者转移到室温25℃的环境继续观察。
如果患者体温再次升高,可以再次浸泡在4℃的水中或用冷水洗澡、淋浴。还可以在头部、腋窝、腹股沟放置冰袋,并使用风扇吹风以加速散热。对于老年、虚弱和心血管疾病患者,4℃的水温可能无法承受,因此需要采取其他物理冷却方法。
其次是药物降温。氯丙嗪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它通过调节体温中枢功能、扩张血管、放松肌肉来降低体温,有助于物理降温。在使用药物时,需要观察血压,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
还要进行对症治疗,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对于疑似脑水肿的患者,应使用脱水甘露醇;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进行血液透析。其他治疗措施还包括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中暑的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宣传。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中暑患者,尤其是热射昏迷的患者,需要精心护理,以防肺部感染和褥疮的发生。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肝肾疾病患者应被列为高温车间就业的禁忌症。对于中暑患者,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和精心护理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