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长昼短需警惕低血糖
糖尿病常常被误解为导致低血糖的病症。实际上,糖尿病是由血糖升高引发的,而低血糖则是患者体内缺乏必要的糖分导致的。专家们提醒,糖尿病患者同样需要警惕低血糖的风险。
对于老年糖尿病或冠心病患者而言,低血糖可能诱发中风或心肌梗死。持续未纠正的低血糖更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避免低血糖的发作至关重要。
国际上提出的精细降糖、稳定达标的治疗理念强调,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维持血糖的整体水平稳定;二是减少血糖的波动,也就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低血糖问题。
在临床上,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往往与血糖水平迅速下降或下降过快有关。低血糖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与饮食能量摄入不足、不按时进食、空腹运动等因素有关。降糖药物如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过多或服药时间不当也可能导致低血糖反应。当糖尿病患者遭遇胃肠道问题,不能及时消化吸收时,同样会引发低血糖反应。还有一些原因,如空腹饮酒过多、营养不良、肝肾功能不全、使用磺胺类药物以及老年人对降糖药物的敏感性增加等,也可能导致低血糖。
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出现得非常迅速,可能包括头晕、头痛、心悸、手颤抖等。患者还可能出现过度饥饿、出汗、面色苍白、冷战等症状。行为上的变化或异常,如易怒、哭泣、攻击性等,也可能是低血糖的表现。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不清、全身抽搐、昏睡甚至昏迷,这种状况可能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低血糖的表现并非每个病人都有,通常只表现出一两个症状。
在昼长夜短的季节里,我们需要特别警惕低血糖的发作。有些人即使在血糖值较低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低血糖反应已经发生。一旦发现自己有低血糖的症状,必须立即进行治疗。
低血糖是一种极为危险的状况,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平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尤其是那些需要每天服用胰岛素的患者。避免低血糖的发作至关重要,而在昼长夜短的季节里,更应减少胰岛素的服用量,以降低低血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