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紧急治疗氯丙嗪类中毒
氯丙嗪类药物,本是治疗某些疾病的良药,然而一旦用药不当,却可能引发中毒危机。中毒的原因,大多源于服药过量,或是患者体质对药物产生的过敏反应。当氯丙嗪类中毒深入,其对身体的危害更是不可小觑,尤其是对眼睛的损害,甚至可能导致失明和休克。对于氯丙嗪类中毒的预防与救治,我们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旦发现有人服用氯丙嗪后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与治疗。而在救治过程中,正确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患者应首先平躺,以防体位性低血压。若药物摄入过量,洗胃成为关键步骤。在六小时内,使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微温水进行洗胃,去除胃内毒物。由于此类药物具有强力止吐作用,引吐可能失败。洗胃后,注入硫酸钠以导泻。
静脉输液是另一个重要的救治措施。它不仅能促进毒物排泄,还能维持体液平衡,防治休克。但输液量需严格控制,避免引发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在血压下降时,除了平卧和按摩四肢,还需输入血浆或右旋醣酐以提升血压。若必须使用血管加压药,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可作为选择,而盐酸肾上腺素、则禁用。
当患者出现肌肉震颤等椎体外系症状时,苯海拉明静脉注成为缓解病症的良药。若效果不彰,可重复注射。对于药物引发的帕金森氏综合征,氢溴酸东山碱同样有效。若有惊厥现象,快速药物和水合氯醛可及时使用。在呼吸抑制或昏迷的情况下,钠咖啡、尼可制米等药物可适度使用。纳络酮对于大多数患者非常有效,除个别过敏情况外,几乎无禁忌。
一旦患者出现黄疸、肝肿大或过敏性皮炎等症状,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并保护肝、肾等功能。对于严重中毒的患者,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能是救命的关键。
在此提醒广大患者,即使需要长期治疗原病,也应避免长期服用氯丙嗪,毕竟药物存在副作用和毒性。在服用此类药物时,务必遵循剂量说明,谨慎用药。当需要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务必咨询专业医生,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中毒。在治疗中毒症状后,患者更应注意饮食健康,多吃蔬菜、新鲜水果,避免烟酒、辛辣、油腻、生冷刺激,补充合理的营养,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