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脑膜炎的不同诱因
脑膜炎是一种可能损伤脑膜的病症,引发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同时可能出现压力升高和糖含量降低的情况。有时,脑部疾病会被误诊为膜癌,导致治疗缺乏针对性,长期无法治愈。特别在冬春季,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更为流行。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上升,但早期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并降低死亡率。
让我们深入了解七种不同类型的脑膜炎及其不同诱因。
首先是病毒性脑膜炎,它由多种病毒引发,包括某些与腹泻有关的病毒。有趣的是,有时人们可能因被大田鼠咬伤后而感染。
接下来是细菌性脑膜炎。它是由特定细菌感染引发的,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大约80%的细菌性脑膜炎是由这些细菌引起的。在感冒时,人们最容易受到这些细菌感染,因为鼻炎使细菌更容易进入大脑。
对于新生儿,脑膜炎的常见原因是大肠杆菌,这主要来源于产道。由于新生儿体内缺乏能中和细菌的IgM,入侵的大肠杆菌可以迅速繁殖并导致疾病。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早期诊断和治疗对这种类型的脑膜炎至关重要。
还有流感杆菌脑膜炎,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婴儿。另一种类型是肺炎球菌脑膜炎,在儿童和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儿童的感染通常源自中耳炎,而老年人则可能是大叶肺炎的并发症。
隐球菌性脑膜炎则由真菌引起,最常见的是隐球菌,可以在鸽子中找到。对于健康人而言,不容易患上这种真菌性脑膜炎,但对于HIV感染者来说则不同。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致病菌类型因患者年龄而异。在青少年中,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是主要病因。这种细菌存在于患者和带菌者的鼻咽部,通过飞沫感染。细菌进入上呼吸道后,大多数只引起局部炎症,但也可能扩散到血液中并到达脑脊膜引发脑膜炎。这在冬春季尤为常见,被称为流行性脑膜炎。
在此提醒广大读者:如果脑膜炎严重且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一些儿童可能会出现智力丧失、失明或听力丧失等症状,间接影响智力发育。家长应积极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