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强直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自诞生之始,有一种罕见的疾病便悄然存在。患者全身肌肉出现强直,这种强直并非简单的肌肉紧张,而是由于肌肉力收缩产生的现象。在儿童早期,症状开始逐渐显现,而在成年期则趋于稳定。下肢的肌肉强直尤为明显,导致行走或跑步变得困难,步态蹒跚,甚至跌倒。
除了下肢,上肢、面部和躯干的肌肉也会受到影响。患者可能表现出握拳后无法立即松开、笑后表情肌肉无法立即停止等奇特现象,这些都会在日常生活中引起他人的注意。有时,眼外肌肉痉挛甚至会导致斜视。久坐之后,患者可能无法立刻站起来,登楼也变得异常困难。更甚者,在受到突然声音或惊吓时,全身的反应剧烈,如全身直立和摔倒。这种隐性遗传型疾病虽然在中国患者中的发病年龄通常晚于国外,但其影响却同样深远。
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肌肉假肥大。患者的上唇形状如同“挑剔嘴”,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吮吸和吞咽困难。腭肌无力可能导致支气管误吸,下颌张开,形成具有识别度的面部特征。在学习走路时,腿部显得僵硬,而在哭或打喷嚏后,眼睛才能慢慢睁开。膈肌、肋间肌的无力和肺发育不成熟可能导致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新生儿的死亡。
患者的全身肌肉虽然肥大,看似运动员一般健壮,但实际上肌肉僵硬,动作笨拙,启动也十分困难。反复运动可以稍微减轻症状,而寒冷并不会加重肌肉强直。这是一种独特的氯离子通道疾病特征。在局部,可能出现敲击性肌肉强直,呈球形或凹陷。患者可能出现尿道括约肌排尿困难,甚至精神症状如兴奋、抑郁、孤僻等。
对于遗传病患者而言,病程中的情况各不相同。常见的遗传病患者在病程中不会明显加重,而常隐遗传病人可能会慢慢加重。症状往往始于下肢,然后影响上肢和面部肌肉,并伴随暂时性的肌肉无力。基于家族病史和临床表现如婴儿期或儿童期的肌肉强直痉挛、全身骨骼肌受累等,结合肌电图检查,可以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