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如何预防
心源性猝死(SCD)仍然是一个现代医学尚未解决的难题。识别心脏骤停的高危人群是预防心脏骤停的主要进展。特别是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康复期和慢性过程中,心脏骤停的风险尤为突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头72小时内,潜在风险高达15%至20%。即使在心肌梗死康复期,有室速或室颤的患者仍然面临巨大的风险,如未加干预,死亡率可高达50%至80%,其中半数以上为猝死。
为了有效预防心源性猝死,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定期体检至关重要。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应关注心脏健康,定期体检和早期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疾病,为治疗提供机会,从而降低猝死风险。
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同样重要。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会增加血压和心脏负担,加重原有心脏病,甚至引发室颤。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控制工作节奏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我们应注意过度疲劳的危险信号和疾病的前兆症状,如焦虑、易怒、记忆丧失等,及时调整工作节奏,适当休息,以恢复身体功能。
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评估也至关重要。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SCD风险,以便制定有效的治疗决策。
在心梗后SCD的预防方面,我们也需注意加强。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室性期前收缩是心脏死亡和猝死的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是预防猝死的主要有效措施。植入心律转移除颤器(ICD)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值得注意的是,心脏骤停也可发生在被认为是低风险的人群中。根本预防措施应致力于预防心脏病和心脏骤停的基本诱发因素。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心脏健康,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守护我们的心脏,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