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腹痛,这一常见病症,常常突然袭来,表现为弥漫性脐周疼痛。患者的表情充满了难以忍受的痛楚,而常规的止痛药在此刻似乎束手无策。伴随着腹痛,患者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甚至血性腹泻,同时呼吸困难和意识模糊的症状也可能出现。
若腹痛伴随频繁大便,那么这可能是急性梗死性肠系膜缺血的明显症状。有别于梗死性缺血,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而非增多。在疾病初期,腹部的体征似乎与症状不符,腹肌并无紧张感,压痛也不明显,肠鸣声可能正常甚至亢进。但随着缺血的加重,腹胀感愈发明显,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症状逐渐凸显,预示着浆膜炎和穿孔性腹膜炎的可能。
与此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心动过速、低血压等体征,白细胞增加和核左移的现象也可能出现。血清或腹腔中的磷酸盐含量增加,尿中磷酸盐的排出也相应增多,这通常表明肠壁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到了晚期,甚至可能出现酸中毒等严重病症。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独特,其症状因栓塞的位置、程度和侧支循环而异。剧烈腹痛、器质性心脏病以及强烈的胃肠道排空症状(如恶心、呕吐或腹泻)构成了该病症的三联征。而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则多与动脉硬化有关,低血容量、心排血量突然降低、脱水、心律不齐等都可能是诱因。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病变范围广泛,可能涉及整个肠系膜上动脉,从而影响所有小肠和右半结肠。诊断这一疾病需要进行肠系膜血管造影。在紧急情况下,为了避免肠道广泛坏死危及生命,剖腹产检查以及及时恢复肠系膜上动脉灌注是必要的。
对于那些有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心肌梗死或身体其他部位栓塞病史的患者,或者饭后出现肠绞痛的患者(约50%的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肠缺血症状),更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因为他们的腹痛可能更为剧烈,而腹部体征却相对轻微。在这一病症面前,我们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不容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