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梅毒:为何老年人群中的三期梅毒占比高达80%?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梅毒似乎远离了我们,成为了过去的历史。近年来的一些数据却让我们警觉,梅毒并未消失,甚至在老年人群中频频出现三期梅毒病例,占比高达80%。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背后的原因。
梅毒曾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但在近期的医疗实践中,它悄然回归。住院或手术患者在接受梅毒筛查时频频被诊断出患有梅毒。皮肤病专家指出,梅毒感染后,患者往往没有不适感,因此难以察觉。一旦进入三期梅毒,便可能导致重要器官的病变。幸运的是,若能在早期发现,大多数患者通过青霉素治疗是可以痊愈的。
回顾梅毒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许多临床医生对晚期梅毒的症状并不了解。近年来,临床中频繁出现的三期梅毒病例表明,这些患者长期感染梅毒,梅毒螺旋体已损害神经系统、心血管、骨骼等。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警惕的现象。
梅毒是一种特殊的性传播疾病。感染梅毒螺旋体后,身体可能无明显症状。一期梅毒通常表现为硬下疳,但一周后便会消退。随后病情进展到二期梅毒,患者在此阶段依然可能无自我感觉,典型的铜棕色皮疹(即玫瑰疹)无痛且会在15-21天后消退。
由于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容易忽视治疗。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大部分被诊断出的梅毒患者已经感染超过三年,且大约80%的三期梅毒患者是老年人。例如,他们在住院做手术时被发现梅毒阳性,甚至有的患者在神经内科因突然失去知觉而经检查确诊为神经梅毒。梅毒螺旋体入侵人体后,可能侵犯多个器官系统,引发一系列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了解梅毒并不困难,治疗也不复杂。通过梅毒抗原特异性检查(TPPA)和梅毒非特异性抗原(RPR)这两项检查,你可以以140元的费用确诊。治疗方面,最常用的药物是青霉素,其中最安全有效的是苯星青霉素,也就是常说的长效青霉素。每周注射一次,大约需要三次,治疗费用不超过100元,绝大多数梅毒可以治愈。
让我们共同关注梅毒,警惕其在老年人群中的高发态势。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清洁,是预防梅毒的关键。希望我们能对梅毒有更深入的了解,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