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常见病因的诊治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我们都有可能遭遇咳嗽的困扰。对于那些经常吸烟并时常吐出黄色浓痰的人来说,情况更是如此。今天,让我们共同聆听专家对慢性咳嗽的深入解析,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帮助。
慢性咳嗽,其常见病因包括CVA、UACS(也被称为鼻后滴流综合征)、EB和GERC等,它们在呼吸内科门诊中的占比高达70%~95%。尽管其他病因较为罕见,但其涉及面广泛,不仅与呼吸道疾病有关,还可能关联到其他系统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慢性咳嗽与感染并无直接关联,因此并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但在咳嗽原因不明或无法排除感染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口服或静脉糖皮质激素。
针对UACS/PNDS(鼻后滴流综合征),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该病症是由于鼻部疾病导致分泌物倒流,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除了鼻部疾病,UACS也是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咽喉疾病如变应性或非变应性咽炎、咽炎、咽喉新生物、慢性扁桃体炎等,也可能与UACS有关。
临床表现上,除了咳嗽、咳痰,患者还可能出现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频繁清嗓、咽后粘液附着、鼻后滴流感等症状。对于变应性鼻炎,其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水样涕、眼痒等。而对于非变应性咽炎,主要症状则是咽痛、咽异物感或烧灼感。喉部炎症和新生物通常伴有声音嘶哑。
诊断UACS/PNDS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该病症涉及鼻、鼻窦、咽、喉等多个部位,症状和体征差异较大,许多表现并无特异性。难以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明确诊断。但如果基础疾病治疗能有效缓解咳嗽症状,即可明确诊。诊断时还需要注意是否合并下气道疾病、GERC复合原因等。
在治疗方面,根据原因,UACS/PNDS的基础疾病治疗是关键。对于非变应性鼻炎或普通感冒,首选第一代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治疗。大多数患者在初始治疗后几天到两周内会有明显疗效。吸入糖皮质激素如丙酸倍氯米松等也是治疗的有效手段。对于变应性鼻炎,各种抗组胺药物都有治疗效果,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无镇静作用。避免或减少接触变应原也有助于减少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必要时,可以联合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短期鼻或口服减充血剂。对于症状严重、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差的患者,特异性变应原免疫治疗可能有效,但起效时间较长。
细菌性鼻窦炎多为混合性感染,因此抗感染是重要的治疗措施。抗菌谱应覆盖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和厌氧菌。对于急性病,治疗时间不少于2周;对于慢性病,建议适当延长使用时间。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建议寻求专家帮助,必要时可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
专家对慢性咳嗽的解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事实上,我们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急性咳嗽,例如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慢性咳嗽同样常见,如肺癌患者在后期会经历的咳嗽。早期治疗疾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