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关于PTML的治疗,一直存在着诸多讨论和研究。早期的学者们倾向于采用手术切除术,但随着恶性淋巴瘤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淋巴瘤对放疗和化疗极为敏感,手术切除术的地位逐渐下降,现在主要用于活检。随着化疗药物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近期的前瞻性研究指出,联合治疗可能是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最佳方案。例如,Doria对211例Ⅰ、Ⅱ期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接受联合放疗化疗的患者复发率显著降低,从大约30%降至5.1%~7.7%。局部复发率也从12.6%降至2.6%,表明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总生存率。
关于PTML的治疗原则,目前的认识如下:
1. 对于Ⅰ、Ⅱ期的患者,推荐采用甲状腺切除术或颈部淋巴清洁术,无需过度扩大根治术。术后可根据情况选择放疗或化疗作为辅助治疗。
2. 对于Ⅲ、Ⅳ期的患者,推荐采用放疗联合化疗的方案。当甲状腺肿块增大并出现压迫症状时,可选择手术进行姑息性切除以缓解压迫,必要时需切开气管。
3. 当通过FNAC无法确诊时,需进行开放活检并手术切除。术后根据分期进行放疗或联合放疗和化疗。
4. 放疗的剂量通常为30~50Gy,主要照射区域淋巴结区和纵隔区。
5. 化疗方案一般选择CHOP方案,平均周期为6个疗程。常用的药物包括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Pred等。
治疗后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可能的并发症包括放射性食管炎、皮肤红疹等,后期可能发展为心肌炎和限制性心包炎。化疗可能导致抑制和病毒性肺炎等。
至于PTML的预后因素,中度或低度恶性的PTML,尤其是合并HT的患者预后较好。肿瘤的生物行为状态、治疗方案以及纵隔是否受累显著影响预后。特别是Ⅲ、Ⅳ期转移至纵隔的患者预后较差。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肿瘤大小以及呼吸道压力等“B”症状对预后的影响相对较小。而病理分期、免疫状况以及肿瘤的生物行为仍是影响PTML预后的关键因素。
PTML治疗后的生存率约为50%~70%。在各临床分期中,Ⅰ期5年生存率为80%,Ⅱ期为50%,而Ⅲ期和Ⅳ期则低于36%。治疗后复发多发生在4年内,主要的死因是恶性淋巴瘤的进展性急变和腹腔实质性器官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