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筷子传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与淋巴瘤的关联,尚待专家深入论证。这一话题已经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在生活中,许多人对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缺乏足够的重视,却不知它正是悄然影响健康的隐形杀手。
令人惊讶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筷子也可能成为幽门螺杆菌传播的媒介。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林三仁教授指出,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型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着密切联系,如MALT淋巴瘤等。这一发现足以让我们对幽门螺杆菌产生警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发表的数据显示,Hp(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我国分布广泛,平均感染率高达58%,特别是在10至20岁的年龄段,感染率更是超过50%,且感染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性。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全家人共用餐具时,如果父母、老人或保姆不知道自己感染了Hp,那么很容易通过筷子将细菌传播给孩子。而在农村地区,一些老人用嘴喂孩子吃饭的习惯更是加剧了Hp的高感染率。
专家提醒,在体检时应该检查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检查过程非常简单,只需在检测仪器上吹足口气即可,没有任何创伤。如果已经感染,除了积极治疗外,还应该注意避免与孩子共餐,有条件的情况下提倡分餐制,以防止孩子感染。
预防Hp感染的首要任务是讲究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吃瓜果蔬菜要清洗干净。还需要了解的是,幽门螺杆菌在粘稠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运动能力,这是其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到达上皮表面,它会通过粘附素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
我们必须提高对幽门螺杆菌的警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自己免受其侵害。毕竟,健康无价,我们必须好好珍惜。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能够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