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节的轮转,带状疱疹这一疾病在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尤为常见。为何在换季时,这类病症容易侵袭呢?原来,带状疱疹主要发生在腰部和胸部,呈现典型的带状分布,疱疹多是红色的,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火龙缠腰”。
带状疱疹的病因复杂多样。劳累过度是其中的一种诱因,上火、感冒、发热等身体状况也可能诱发疱疹的出现。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老年人长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数据显示,8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中,有5%是由恶性肿瘤引发的。因为老年人免疫力本身较弱,经过放疗化疗后,免疫力进一步下降,使得带状疱疹更容易趁虚而入。而对于青壮年来说,发病往往与疲劳、作息不规律、体质下降密切相关。
在中医的诊疗中,带状疱疹被细分为三种类型。肝火型疱疹最为常见,这类疱疹颜色鲜红,疼痛剧烈,患者往往伴有烦躁、口干、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状。脾湿型疱疹的颜色相对淡一些,水疱较大,严重者甚至会化脓。因为体内湿气较重,患者会感觉身体沉重,食欲不佳。而气血瘀阻型疱疹则在带状疱疹痊愈后,仍可能遗留神经痛,特别是夜晚疼痛更为剧烈。
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中医针灸效果显著。火针疗法更是备受推崇。许多患者在接受火针治疗后的三天内,经过3至5次的治疗,疼痛明显缓解,一周左右后期的疼痛也消失了。而西医的治疗手段则主要是抗病毒、止痛,以及使用B族维生素神经营养药来促使神经恢复。虽然这些方法同样有效,但在对付留下的神经痛时,针灸的效果似乎更为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火针疗法,患者不必过于担忧。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经过专业医师的操作,能够迅速减轻疼痛,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预防带状疱疹同样重要。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增强体育锻炼,都是减少带状疱疹发生风险的有效方法。
在换季时节,尤其要关注自身健康,如果发现腰部或胸部出现红色疱疹,一定要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减轻病痛。对于带状疱疹这一疾病,我们要保持警惕,了解其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