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隔缺血适应疗法有助于保护卒中患者神经

生活百科 2025-04-14 19:26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科技日报讯(记者代小佩)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吉训明教授团队在医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长程双上肢远隔缺血适应疗法,对于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具有显著效果。这一成果近期已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神经病学》在线发表。

据了解,欧美地区的卒中患者多以颅外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而我国的卒中患者则主要面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针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疗,手术或支架的临床研究并未取得理想结果。即便采用强化药物治疗,卒中患者的年复发风险仍然居高不下。

针对这一难题,吉训明教授团队不断,终于研发出了长程双上肢远隔缺血适应疗法。这种疗法既不是药物疗法,也不是手术,而是通过激发机体自身的抗缺血缺氧潜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复发。它是一种全新的、具有潜力替代传统疗法的新型治疗手段。

为了更好地验证这种疗法的有效性,吉训明团队开展了针对sICAS人群的保护作用研究。sICAS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在其供血区域发生过缺血性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该研究共纳入了3033名受试者,其中包括近期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受试者需每天接受一次长程双上肢远隔缺血适应疗法治疗,持续12个月。

经过严格的研究和实验验证,发现这种疗法能够显著降低由sICAS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或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这一发现不仅为远隔缺血适应疗法治疗sICAS提供了高级别的医学证据,也为全球范围内的卒中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和选择。吉训明教授团队的这一成果无疑为医学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该研究的成功不仅体现了吉训明教授团队的专业实力和学术水平,更展现了我国在医学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实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创新的治疗方法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上一篇:这样吃糖吃不胖还治病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