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长夏防湿要淡补
秋老虎肆虐,如何守护健康过渡季节?
随着立秋的脚步日渐临近,尽管夏季的余热逐渐消散,但“秋老虎”依旧发威,使得初秋的天气湿热并重,让人倍感不适。那么,在这个特殊的季节里,我们该如何守护健康,顺利过渡呢?
上海市著名老中医丁学平医生指出,长夏时节,即立秋至秋分这段时间,被俗称为“秋老虎”。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与之相应。由于湿邪易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因此长夏时节要重视防止湿邪的侵袭。一旦受损,就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甚至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
随着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和食品都容易受潮,甚至发霉。穿着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食用霉烂变质的食物,则可能引发胃肠炎甚至中毒。长夏饮食应以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为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食用冬瓜、绿豆芽、苦瓜等清热食物,同时吃一些薏苡仁、芡实等健脾食物。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我们要少吃油腻、过甜的食物以及生冷海鲜,避免引发呕吐或腹泻。丁医生推荐早餐一碗粥、晚餐一碗汤的饮食方式,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也要少吃。
随着秋令气温多变,“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要适当增减衣物,以防着凉。早晚温差大时尤其要小心预防感冒。过敏性鼻炎也是立秋后的高发疾病,因此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避免身体受凉。户外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保持温暖。
为了预防“秋老虎”伤人,我们还需采取一些措施。如注意少晒太阳,尽量在阴凉处作业;多饮水,每天至少饮1000毫升以上;多吃梨、西瓜等凉性水果;常吃些清热、养阴的食物如萝卜、茅根等;在装有空调的室内工作和生活时,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空气流通;还要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
“秋老虎”虽猛,但我们只要做好防护,调整饮食和作息,就能顺利渡过这个特殊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守护健康,迎接美好的秋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