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想要确保身体的健康,特别是在孕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是关键。从孕前以及怀孕初期,就应当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瘦肉、家禽、动物肝脏以及血液制品(如鸭血、猪血)都是良好的铁源。豆制品的铁含量也十分丰富,且肠道吸收率高。主食方面,面食比大米含有更多的铁,也更易于肠道吸收。
为了促进铁的吸收,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是非常有益的。这些食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能有效提升铁在肠道的吸收效果。
日常烹饪时,尽量使用铁锅和铁铲。这样,在烹制食物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小铁屑溶解于食物中,形成可溶性铁盐,从而便于肠道吸收铁。
叶酸的摄入也是孕期不可忽视的。从孕前3个月开始,建议服用叶酸增补剂,直到怀孕后3个月。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肝脏、肾脏、绿叶蔬菜、鱼、蛋、谷类、豆制品以及坚果等也应适当多吃。烹饪时需注意温度不要过高,时间不宜过长。
产前的体检也是十分重要的。至少要在妊娠的中期和后期检查两次血色素,反复化验血可以及早发现贫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
尽管身体可以从日常饮食中吸收铁质,但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这种矿物质。除了日常饮食外,还需要补充一些补铁制剂。这些补铁制剂不仅能预防和改善贫血,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除了铁剂,小剂量的叶酸(每月ug)也是孕期必备的。它不仅可以预防贫血,还有助于预防先天性神经管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但需要注意的是,叶酸的剂量不宜过多。
在孕中期以后,无论孕妇是否存在贫血问题,医生通常会推荐一些铁剂来补充。这些铁剂在孕期服用是安全的。例如,速立菲每天一片就可以用于预防孕期缺铁性贫血。如果出现贫血状况,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铁剂。
除了上述营养方面的问题,妇女贫血还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如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子宫内置节育器、多次妊娠、多次流产等。慢性肠炎、消化吸收不良、疟疾、肠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绦虫)以及包括艾滋病在内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贫血。这些疾病除了营养补充外,必须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