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片宝宝难以下咽 需要磨粉吗?
药品磨粉的安全性问题
随着社会的便民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将药品磨成粉末形式。药品磨粉真的没有问题吗?让我们深入一下这个问题。
事实上,改变药品的原始形态,将其磨成粉末,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接下来,我们将逐一揭示这些隐患。
药品稳定性受影响:药品磨成粉末后,其稳定性和药性可能会发生改变。药品还容易受空气中湿度的影响,导致潮解或吸湿,无法确定其储存期限。
药品安全性难以保障:磨成粉末的药品,只能通过药物本身的颜色、气味等辨识。一旦过敏,无法确定是对哪种药物成分过敏。
分包准确性不足:人工分包磨好的药品粉末,可能会导致药物剂量不均匀的问题,使得每包药品的剂量不尽相同。
污染问题:在医院忙碌的药局,由于研磨器具和分包机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清洁时间,残留的药物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味道难以接受:某些药物因味道苦涩而被糖衣包裹。磨成粉末后,去除了糖衣,药物恢复原有的苦涩味道,可能使病人难以接受。某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其原有保护层在磨成粉末后可能被破坏,可能影响口腔或肠胃道黏膜。
特殊剂型影响药效:对于某些特殊剂型的药物,如持续释放剂型和肠溶锭等,磨成粉末或嚼碎会破坏其缓慢释放药品成分的设计,无法达到预期的药效。而且,磨碎后短时间内释放全部药剂,可能导致药品过量,产生不良反应。
针对幼儿和特殊人群:对于幼儿、老年人和管灌病人等特殊人群,需要更多关注药品剂型的考量。为了确保病患的用药安全,医师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用其他同疗效的可磨粉剂型或同成分的水剂。
若真的无法避免必须磨粉的情况,建议自行购买简易型磨粉器,在服药前再进行磨粉。这样可以避免污染,也相对能确保药品的稳定性。
基于药品安定性、安全性、分包准确性、污染问题以及特殊剂型的影响等考量,并不建议随意将药品磨成粉末。唯有万分谨慎,才能确保病患的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