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防治肥胖日来临之际,让我们关注肥胖问题。据报告,我国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面临超重或肥胖的困扰。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必须警惕减肥过程中的误区,避免走入错误的减肥路径。
随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普及,肥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早在2017年,我国超重人数就已突破两亿大关,肥胖人数超过九千万,糖尿病患者人数更是高达一亿一千万人次,成为全球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肥胖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心脏病、高血压、肝癌、糖尿病等。
对于心脏而言,肥胖可能引发脂肪长期堆积,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脏被厚厚的白色脂肪包裹,影响其正常功能。而对于血管,肥胖者的血管容易生锈结块,发生堵塞,导致血流不畅,从而易患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也会增加。肥胖者的肝脏老化明显,部分人会经历从肥胖到脂肪肝,再到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的过程。肥胖还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使血糖难以控制,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明显升高。
在繁忙的生活中,“过劳肥”现象愈发严重。尽管名为“过劳肥”,但其并非完全由过度劳动引起,而是由于过度劳累所致。其中,工作压力大、久坐不动、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和喝水少等都是导致“过劳肥”的诱因。想要科学有效地减肥,除了注意劳逸结合,还需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对于减肥至关重要。专家建议,5-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每周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18-64岁的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或至少75-15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活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应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量的运动。改变吃饭顺序、细嚼慢咽、多喝水、清淡饮食等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有助于减肥。
肥胖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防治。在关注运动的也要注重饮食的调整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肥胖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