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社区建设让生活更舒心
构建理想社区蓝图,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是实现民生所盼、时代所需的必要路径。走进今天的生活场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社区变得丰富多彩,成为居民享受生活的温馨家园。家门口的菜市场、理发店、公园等一应俱全,让居民感受到生活的便利与舒适。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各地积极推动完整社区建设的生动写照。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与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完整社区建设成为了解决突出民生难题、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关键。从数据出发,我国在城市居住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上取得了显著进步,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对居民需求的理解和满足。
城市生活的节奏快,居民对于社区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有研究显示,居民的日常消费支出大部分集中在社区周边,建设完整社区,意味着要满足居民的衣食住行、养老教育、文化休闲等全方位需求。这不仅要求社区配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还需要有便民商业设施,以及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
开展完整社区建设,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正在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功能完善、规模适宜的“基本细胞”。这样的转变,有助于解决出行难、不宜居等城市问题,推动城市的转型发展。
各地的实践表明,完整社区建设需要冲着需求去、找准发力点。四川成都市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们通过城市体检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利用闲置空间建设公园、设置健身设施等,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值得注意的是,完整社区并不意味着完美社区。各地的社区建设需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进行因地制宜的。老旧小区空间有限,就需要通过改造边角地等方式对空间进行高效利用。在推进中小学、养老院等公共设施建设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对于超大、特大城市而言,健全社区治理机制、推进智能化服务是打造完整社区的关键所在。通过引入专业人员、搭建议事平台等方式,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同时借助智慧生活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信息,这些都是未来社区建设的方向。
展望未来,《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令人振奋到203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将提高到60%以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完整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更多居民将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社区生活。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