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性福」!破除10大爱滋迷思
男女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性行为是生活中的常态,面对性病和爱滋病的威胁,人们难免产生恐慌。在这种情境下,各种各样的“炒饭宝典”和传闻层出不穷,这些所谓的防性病秘笈或许在人们之间流传甚广,但真正的效果却未经科学验证。爱滋防治团体对此深感忧虑,担忧年轻的一代可能因此误入歧途,染病而不自知。
迷思一:双层保险套是否更加保险?
这一观点存在误解。实际上,使用双层保险套更容易导致乳胶磨损,从而增加保险套滑脱和病毒感染的风险。正确使用一层保险套已足够防止爱滋病毒的传播。
迷思二:后用漱口水能否避免感染菜花?
菜花是由人类乳突病毒(HPV)感染导致的,其主要的感染途径是直接的性接触,以及通过日常用品的间接接触等。后用漱口水并不能避免菜花的感染。
迷思三:前刷牙是否有助于保持口气清新和卫生?
虽然刷牙可以保持口气清新,但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口腔黏膜破损,反而增加感染的风险。建议使用口香糖或漱口水来保持口气清新。
迷思四:性行为中用力越猛,感觉是否会更好?
实际上,过于猛烈的性行为可能会导致保险套破损、括约肌撕裂伤,甚至肠道受伤。用力过猛不仅不能带来更好的感觉,反而可能引发伤害,增加感染风险。
迷思五:杀精是否就能避免爱滋病毒感染?
爱滋病毒只会在有细胞核的细胞内繁殖,而精虫并无细胞核,不会被病毒感染。但爱滋病毒容易隐藏在前列腺液中,单纯的杀精方式并不能防止爱滋病毒的感染。
迷思六:戴保险套是否就能万无一失?
全程戴保险套是防止性病的一种正确且安全的方式。但性行为过程中需时刻补充,避免保险套因润滑不足而破裂。进行15至20分钟后应更换新的保险套。
迷思七:可以使用凡士林、婴儿油替代水性吗?
保险套是乳胶材质,使用油性如凡士林、婴儿油可能会导致保险套腐蚀而破损。建议使用专为保险套设计的水性。
迷思八:在没有保险套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保鲜膜代替吗?
保鲜膜的材质和耐用度与保险套不同,无法保证其可以完全阻挡精液或防止滴漏。在性行为中绝不应使用保鲜膜代替保险套。
迷思九:性行为时屁股朝向北边能否减少得病风险?
这一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避免性病的关键是全程且正确使用保险套。
迷思十:爱滋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时是否无需再使用保险套?
即使双方都是爱滋感染者,性行为时仍建议使用保险套。因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可能因互相传染而变异,这可能会使后续的治疗变得困难。
《享「性福」!破除10大爱滋迷思》这篇文章旨在引导公众走出关于性病的误区,树立正确的防病观念。在面对性病和爱滋病的威胁时,我们应保持警惕,但也不必过分恐慌。正确的知识和方法才是保护我们健康的关键。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