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黏稠就是血脂高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生活百科 2025-04-19 21:20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关注健康:从了解血脂开始

编者按: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忙于工作,忽视了身体健康这块宝地。其实,只要我们平时稍加注意,提早预防,健康就在我们身边。人民健康网推出《“健”识早知道》专栏,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很多人误认为血液黏稠就是血脂高,实际上,这是老百姓对血脂增高的俗称。在医学上,我们更关注的是血液黏滞度,这是一个反映血液流变学的指标,与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和变形能力有关。

那么,瘦人是否就不会得高血脂呢?高血脂都是吃出来的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立颖告诉我们,血脂中的胆固醇大部分来源于内源性生成,与人的基因和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瘦人即使摄入不多,如果自身合成多的话也会造成血脂升高,特别是胆固醇升高。高血脂并不完全是吃出来的。

除了常规的血脂检查,我们的脸部也可能透露出血脂健康的线索。南京鼓楼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徐标教授指出,眼睛的两个部位可以提示血脂水平。一是眼睑上的黄色瘤,二是黑眼球边缘的老年环。这些信号的出现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在血脂问题中,“坏”胆固醇的危害最大,它会在血管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疾病,甚至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坏”胆固醇是血脂检查的重要参考指标。

有些人群的高血脂风险较高,包括常应酬的“精英”、喜欢动物内脏的“吃货”、不爱运动的“宅族”、嗜酒如命的“醉翁”。其中,动物内脏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过量摄入会给血脂带来隐患。这类人群应更加关注血脂水平,积极配合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降脂药的使用不能过于随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提醒,是否需要用药、用哪种药、使用剂量、何时用药等均应严格遵医嘱。患者不要因为化验单上的各项血脂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就忽视血脂的调节。

关注血脂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习惯、适当运动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脂。如有疑虑,应及时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携手共同守护它。对于不同人群而言,血脂达标的目标值有着显著的差异。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并不只是依据化验报告上的数字,更要结合个体的健康状况来综合判断。胆固醇虽然是构成斑块的原料,但对于那些没有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人来说,他们的血管壁相对更为完整和严密,即使胆固醇水平稍高,也不必过分担忧。“坏胆固醇”不超过3.4毫摩尔/升即可。

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吸烟的人来说,情况则截然不同。由于他们的动脉血管壁可能已经遭受损害,更容易受到胆固醇的侵袭。研究显示,大约65%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因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而失去生命。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早、进展快、病变更为广泛,因此他们需要更早、更积极地采取血管干预措施,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对于这类人群,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应该更低,“坏胆固醇”不应超过2.6毫摩尔/升。如果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那么建议将“坏胆固醇”控制在不超过1.8毫摩尔/升。

对于那些已经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的人来说,对胆固醇水平的管控更要严格。无论化验结果如何,他们都应该服用他汀类药物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不仅能降低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轻度提升“好胆固醇”,还具有稳定或逆转斑块的作用,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血栓形成。

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徐浩教授指出,女性在两个特定的时期容易血脂异常亮起红灯。第一个时期是更年期。大多数女性在50岁左右进入更年期,此时除了常见的睡眠质量变差、情绪不稳定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更年期女性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使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数值容易上升,从而导致血脂异常的发生。第二个时期则是孕期,这时女性的血脂水平也会发生波动,需要特别注意。

对于不同的人群,应根据个体的健康状况和特定时期的风险因素来制定合适的血脂管理策略。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将血脂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上一篇:欢天喜地七仙女演员表全部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