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此时食物保鲜尤为关键,稍有不慎,便可能成为细菌、病毒的温床。一旦摄入这些不卫生的食物,上吐下泻是常见的症状,更甚者会出现高烧、血便,严重威胁健康。那么,如何在这个特殊时期预防急性肠胃炎,又该如何保健呢?
夏天的热浪如同烤箱般无情,人们总会寻求一丝清凉,冰品、冷饮便成了消暑的佳品。在享受这些清凉的你是否意识到它们也可能成为肚子痛的罪魁祸首?台湾的卫生主管机关在夏季会加强对冰品、冷饮的抽验,严密监控其中的生菌数和大肠杆菌数,要求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店家限期改善。
即使病菌数不超标,人的肠胃道对冰冷食物原本就较为敏感。摄入冰冷食物后,会刺激胃酸分泌,加快肠胃道蠕动。有消化道溃疡困扰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和成人,应尽量避免多吃冷饮,以免胃酸分泌过多,加重肠胃道不适。
随着天气变热,食物保鲜的难度也随之增加。许多未完全煮熟的食材,如鸡蛋、肉类、带壳海鲜等,都可能带有少量细菌。这些细菌如沙门氏杆菌、曲状杆菌等,一旦侵入人体,可能导致大肠发炎,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如高烧、呕吐、腹泻、血便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肠壁破裂、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针对这些症状,肠胃道的养生之道至关重要。本期我们特邀肠胃道保健专家杨俊仁医师,分享拥有健康肠道的关键养生知识。对于高烧、血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出现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除了注意食物卫生,预防急性肠胃炎还需注意其他方面。胃酸具有杀菌作用,但儿童的胃酸量相对较少,PH值较高,杀菌力较弱。孩子在摄入食物中的细菌时更易感染。家长在为孩子准备饮料时,应确保使用充分煮沸的水来调制,以达到完全杀菌的效果。容易腹泻的人应避免食用未全熟的食品,如荷包蛋、半熟蛋三明治、带血牛排、生蚝等。因为这些食品中可能含有常见的三大急性肠胃炎致病菌。
预防急性肠胃炎需从日常细节做起,注重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品。在享受夏日清凉的也要关注身体健康,保护肠胃免受伤害。在炎炎夏日,享受冰品带来的清凉是许多人的最爱,但如果不慎患上急性肠胃炎,就需要我们格外注意保养了。
如果不幸中招,急性肠胃炎患者应当遵循清淡的饮食原则,避免摄入高糖、高油的食物,以免给肠胃道带来过大的负担。人体的水分、葡萄糖和电解质(钠、钾、氯)等可能因呕吐和腹泻而大量流失,导致脱水。
面对这种情况,口服电解质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市面上的运动饮料并不推荐饮用。这类饮品多含有蔗糖或高果糖玉米糖浆,其糖分与脱水时所需的葡萄糖不同。它们的含糖量通常在10%到15%,糖分过高可能会加剧肠炎患者的腹泻。即使加水稀释,电解质的含量也可能不足。
相反,建议急性肠胃炎患者选择含有3%到5%葡萄糖的口服电解质液或电解质发泡锭。这些饮品能更有效地补充流失的水分、葡萄糖和电解质。含有适当葡萄糖浓度的饮品也有助于电解质钠、氯的吸收。
除了饮食调整,患者还可以考虑使用益生菌。益生菌的锭剂或粉剂有助于调整肠道的菌丛生态。不推荐饮用市面上的酸奶来替代,因为许多市售酸奶是乳制品且含有高糖,这可能加剧肠炎患者的腹泻。
对于肠胃的日常保健,我们有三个重要的建议。如果在外就餐,尽量食用熟食,特别是肠胃较敏感的人,蛋、肉、海鲜一定要煮熟透再吃。避免高糖、高油食物,保持饮食清淡,可以选择白吐司、苹果等。适量补充益生菌,有助于调整肠道的菌丛生态。
的作者杨俊仁医师,经历丰富,专长胃肠消化疾病、儿童营养咨询和肝胆疾病等领域。他提醒我们,急性肠胃炎会导致肠胃黏膜受损,在完全修复之前,肠胃会变得更加敏感。日常的肠胃保健尤为重要。
《夏天大嗑冰品 最怕急性肠胃炎》这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急性肠胃炎的实用建议。请确保自己的饮食健康,保持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日常保健。同时请注意,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