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医疗救治水平今非昔比

生活百科 2025-04-20 12:37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出院,清零!”随着西藏自治区唯一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走出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的大门,感染科主任索朗卓玛湿润了眼眶。在长达近三十年的医疗生涯中,她见证了西藏医疗技术和水平的飞速发展,也深刻地认识到,若非这些进步,这位患者的康复之路绝不可能如此顺利。

索朗卓玛的故事与她的母亲息息相关。年轻时,她的母亲是一名农奴,在为地主劳作时不幸伤到了眼睛,最终导致了失明。那个时代的医疗条件有限,即便母亲的伤势并不严重,地主也未曾考虑为她寻求医疗救治农奴的健康,又怎能与主人的利益相提并论?

这道伤痕不仅刻在了母亲的眼睛上,更深深地烙印在索朗卓玛的心中。年幼的她立下誓言:“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治愈母亲的眼睛,还要让更多的人不再因疾病而受苦。”

命运似乎被她的决心所打动。1987年,索朗卓玛如愿考入华西医科大学,朝着自己的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预科班的学习初期,与许多内地同学相比,索朗卓玛的基础显得较为薄弱。有时,老师讲授的内容对于她来说需要反复学习才能理解。她并未因此气馁。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刻苦钻研医学知识,渴望早日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为家乡的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毕业后,索朗卓玛毅然选择前往西藏昌都,那里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急需像她这样的医学专业人才。在昌都的十四年里,她全心投入医疗工作,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为当地民众带来健康与希望。2006年,她调至拉萨的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工作。

这些年来,索朗卓玛亲眼见证了西藏医疗条件的巨大变化。她回忆起曾经接诊的一名患者,那名患者因乡村卫生院缺乏治疗条件,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最终不幸离世。而如今,面对新冠肺炎的挑战,西藏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组织医疗团队进行救治,最终成功治愈。这一流程和治疗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家标准,充分展现了西藏医疗救治能力的显著提升。

截至去年十月,西均预期寿命已经由和平解放前的不到35.5岁提高至70.6岁。目前,已有1548个医疗机构在为各族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基本控制并清除了包虫病、大骨节病等高原性地方病。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健康扶贫救治措施,西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基本实现清零。

索朗卓玛深情地说:“我们这一代医务工作者是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关怀下成长的,我们必须加倍努力,继续提升医术,守护雪域高原人民的健康。”她的故事和经历,不仅是西藏医疗事业发展的缩影,更是无数医务工作者为人民健康不懈努力的见证。

上一篇:薛蛮子:得了癌我要大声嚷嚷!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