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咬舌头或是脑梗死惹的祸 预防做好6件事
当我们在品味美食时,如果不慎咬到了舌头,老人们总是笑着说“这是馋肉了”。偶尔的咬舌或许是自然的反应,但如果频繁出现这样的情况,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健康信号。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的舌头动作都是由神经系统精准控制的。一旦这个系统出现问题,舌头的灵活度就会受到影响。偶尔咬舌头是生活中的小插曲,但如果频繁发生,那就可能是身体某些部分出现了障碍。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咬舌头的现象可能暗示着一种更严重的状况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医学上的疾病。当大脑局部出现梗塞,压迫脑神经时,就会导致舌头运动失调,出现咬舌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的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如果老年人发现自己经常咬舌头,并伴有头晕、头痛、行走不稳、言语不清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为腔隙性脑梗死呢?其诊断标准主要是通过临床表现、病理分析和CT扫描相结合的方法。也要注意观察一些前期症状,如突然的头昏目眩、面部或肢体的突然麻木、短暂的意识不清等。
预防腔隙性脑梗死同样重要。我们要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防止血压的急剧变化导致脑内微血管瘤破裂。积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注意精神心理卫生,避免情绪激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的体育活动有益健康。避免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等,饮食以低脂肪、低热量、低盐为主,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特别要注意气温的骤变,避免在严寒和盛夏季节发病。
偶尔咬到舌头可能是生活中的小插曲,但频繁咬舌头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尤其是老年人,更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