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谁写的

生活百科 2025-04-25 19:47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一、诗句来源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流传着一句深具震撼力的诗句。这句诗源于东汉名将马援的壮志豪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龚自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了原意,将诗句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以此表达对忠烈之士的深深赞颂。

此诗的原句经过岁月的沉淀,已深入人心。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诗题的版本存在一些差异。部分文献将其写作《乙亥杂诗之一》,实为笔误。《己亥杂诗》共收录了龚自珍的315首诗篇,作于道光十九年(己亥年,即公元1839年),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体现。

二、后世的影响与应用

时光流转,这句诗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提及和引用。在抗美援朝时期,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曾引用并化用这句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一引用,旨在表明毛岸英等烈士安葬朝鲜的决定,体现了革命者四海为家、献身家国的伟大精神。清代徐锡麟的《出塞》中也有类似的表达,但龚自珍的这一诗句影响深远,被后世广泛传颂。

三、诗句的赏析与解读

这句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忠烈精神的价值高于归葬的形式。通过反问“何须马革裹尸还”,传达出为国捐躯、死而无憾的崇高境界。在文学手法上,龚自珍巧妙地以“青山”象征英魂永存,用“落红化春泥”类比忠烈精神对后世的滋养。整句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堪称千古绝唱。

这句震撼人心的诗句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后被广泛引用以赞颂为国牺牲的英烈。其原创性和深远影响,使得这句诗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激励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上一篇:伊莱克斯售后电话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