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3号线机场北路线图(广州机场城轨最新路线)
广州北站与白云机场的未来联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北部门户枢纽
近日,广州北站周边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市规委会上获得通过,标志着广州北站与白云机场的未来联动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按照规划,一条专用轻轨线路(APM线)将连接广州北站与白云机场,实现最快8分钟的空铁联运。
广州北站位于花都区中南部,是广州市提出的十大铁路枢纽之一,也是连接花都主城区与西部汽车产业基地的重要区域。根据规划,广州北站将接入5条高铁及2条城际线,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连通。未来,从北站出发,旅客将能够便捷地前往香港、澳门、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
更令人期待的是,通过城际、专用轻轨、快速路等方式,广州北站将与白云机场共同构建空铁联运枢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北部门户枢纽。其中,APM线起点位于广州北站东北角拟增设的T4航站楼,线路全长15公里,仅需约8分钟即可到达白云机场,通过连廊、地下空间等多层系统,实现交通枢纽的“零换乘一体化”。
为支持北站地区的开发建设,广州市批准了北站周边10平方公里土地为投融资封闭运行区,按“站城一体”理念进行整体规划。交通是北站片区规划的核心要素。根据产业关联度和土地经济性,采用核心圈层式用地布局模式。整个区域被划分为三大圈层,形成六大功能区,包括综合枢纽及商务办公、博览会展、综合服务、文化休闲、滨水旅游等功能。
配套设施方面,北站片区的配套设施共计389处,包括公共服务、交通、市政等7大类。位于两河交汇处的北站片区,景观条件优越,规划沿新街河、天马河打造两条滨水生态廊道,并结合其他线形绿地共同构成地区开场空间。
随着地铁9号线的开通以及融创文旅城的崛起,花都区的要素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在北站地区,将发展商贸会展、总部经济、专业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并将北站这一交通枢纽打造为城市地标,为游客及产业提供多样化的城市配套服务。
未来,随着空铁联运优势的发挥,北站地区将成为广州北部空铁联运大型交通枢纽、商旅门户及现代服务业平台、绿色生态站城融合发展区。这一规划将为广州北部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广州北站与白云机场的联动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将通过空铁联运、高铁接入、专用轻轨等方式,打造成为北部门户枢纽。这一规划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与发展。广州北站周边多维度的空间布局与人文融合蓝图
在广州北站周边,您会发现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交融的画卷。这里不仅有生态绿地、山地公园、滨水公园等多种类型的自然开场空间,还有站西站东立体广场、三华村岭南水乡风貌空间等人文元素点缀其中。这不仅仅是一片土地,更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活力的人间场景。
最近市规划部门发布了的控规方案。这一方案的启动可以追溯到两年前,采用了整体规划、分批上报的方式进行推进。北站地区整体发展蓝图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发展定位、产业功能等方面已经基本稳定。其中,一批次和二批次的规划已经得到审批并开始实施,现在正计划上报第三批次的规划大陵北片区和三华片区。这是对现状村庄、农田进行统筹整备的重要步骤,目的是打造一个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居住社区。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北站地区总面积的约九成,即超过九成以上的土地位于珍惜水生生物生境保护区范围内。这一区域严格限制工业发展,现有污染企业将逐步退出。规划将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和环保要求,结合水域环境整治打造“蓝脉绿网”,旨在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在这里,“蓝绿融城”将成为景观风貌的核心理念。以天马河为重要元素,通过规划控制建筑高度,构建绿地通廊,实现街区与公园的和谐交融。
走进大陵北片区,你会发现这里将形成多个居住组团,南部结合留用地统筹区打造生活服务中心。规划居住人口增至约五万八千余人,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增至七十二处。值得一提的是街区与公园间不再有界限,处处绿意盎然。三华片区作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古村落,规划中将注重保护历史遗产,推动微改造提升岭南水乡村落风貌。同时策划文化旅游功能,为地区注入活力并提升吸引力。保留传统村落格局的基础上对建筑进行改造升级,打造传统岭南水乡特色的北部绿心。这一片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将得到原址保留和保护。广州日报报道杜娟报道通讯员穗规资宣消息显示这里的历史和文化将在新规划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这片土地正在蜕变成为一个融合自然美景和人文精髓的理想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