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全球制造业基地(浙江发力“未来工厂”,一个制造业大省的战
浙江发力打造“未来工厂”制造业大省的雄心壮志
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浙江省正积极布局未来制造业的新形态,引领制造业走向新的里程碑。近日,浙江省公布了一批未来工厂名单,九家企业脱颖而出,标志着浙江已拥有未来工厂41家,覆盖了信息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这一行动,彰显了浙江作为制造业大省的雄心壮志。
浙江省的未来工厂,究竟是何模样?又如何展现出强烈的未来感?
在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作为新晋浙江省未来工厂之一,向我们展示了未来工厂的典型场景。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设备被“挪”到电脑里,管理人员能实时了解车间内的真实情况,企业管理变得更加简单。该公司实现了生产装备的90%自动化率,模块化组合和大规模混线生产已经成为现实。
在杭州市临平区,老板电器未来工厂同样给我们带来了震撼。偌大的车间处于“黑灯”状态,全程不需要人工参与。这一工厂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显著的“降本增效”,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均得到大幅提升,运营成本则有所下降。
关于未来工厂,《企业观察报》有这样的描述:未来工厂并非不需要工人,而是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大大降低。在这里,劳动者的操作就像操作智能手机一样简单。未来工厂是一个环境优美、物流人流井然有序的地方,不见噪音、粉尘和油污。
浙江省在未来工厂的打造上,走在了全国前列。早在2018年,浙江就发布了《浙江省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旨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此后,浙江在国内率先提出并积极未来工厂建设路径和标准,开展未来工厂的遴选评定。
未来工厂的定义是广泛应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革新生产方式的地方。它以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为基础,以协同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为特征,致力于打造智能制造的新标杆。
浙江的未来工厂建设包括数字孪生应用、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等七大要素。根据主要功能,浙江将未来工厂分为引领型的“头雁工厂”、冠军型的“链主工厂”、平台型的“协同工厂”和技术型的“硬核工厂”。
浙江省经信厅表示,未来工厂建设是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数字经济系统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支撑。浙江的未来工厂正在成为引领新一代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新浪潮。
浙江正在通过打造未来工厂,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以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将为浙江乃至全国的制造业发展树立新的标杆。浙江未来工厂的独特风采:与灯塔工厂的异曲同工之妙
提及未来工厂,人们总会联想到灯塔工厂这一引领行业的标杆。近日,全球灯塔工厂名单再次更新,中国以37家灯塔工厂的傲人成绩领跑全球,家电、汽车、消费品等多个领域均有涉足。这一成就的背后,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尖端技术应用的卓越整合。
灯塔工厂,这一由世界经济论坛与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在2018年共同发起的项目,旨在表彰那些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表现突出的制造业企业。浙江的未来工厂,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代表,展现着未来制造业的无限可能。
浙江的未来工厂并非一成不变,正如浙江省副省长卢山所说:“未来工厂是数字工厂、智能工厂的更高阶形态。”这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丰富。以广东清远某家具生产基地为例,从客户接单到安装服务,全程信息化、高度人工智能化,这就是未来工厂的生动写照。
作为制造业的佼佼者,未来工厂的示范效应不容忽视。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数字化转型是关键。浙江作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代表,其出的未来工厂模式为我国制造业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浙江省已明确提出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以及未来五年的详细规划,旨在通过未来工厂的建设,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浙江的制造业虽然发达,但中小企业众多,数字化转型面临规模小、成本高等问题。浙江培育建设未来工厂,不仅对本省有直接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对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有着积极的示范意义。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以制造业龙头企业为标杆,带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的未来工厂建设尚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丰富和变化。这意味着未来工厂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模式也在不断适应和引领制造业的发展潮流。对于浙江培育建设的未来工厂,我们充满期待。
浙江的未来工厂与全球的灯塔工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典范。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制造业企业加入到这一转型的行列中来,共同推动制造业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