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想让每个人的血液都健康
阮长耿中国工程院院士与血液学的卓越领航者
阮长耿,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血液学领域的杰出代表,江苏省血液研究所的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身为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等多个职务的他,对于血液学的贡献和影响力深远而广泛。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阮院士的世界,聆听他的声音,了解他的梦想与坚持。
阮院士的梦想简单而坚定:“让每个血友病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治疗。”这个梦想源自对血友病患者的深深关爱与对医学事业的无比执着。他深知,血友病患儿在成长的道路上遭受的疼痛和困扰,因此他立志通过自己的研究、诊疗,通过国家医保和社会救助,让每一个血友病患儿都能得到预防性治疗。
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阮长耿,早年间母亲因病离世,这让他更加坚定了从医的决心。他的从医之路并不平坦,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坚持。
1958年,阮长耿被北京大学录取,选择了生物化学专业,这是他与医学最亲近的起点。燕京学府的六载寒暑,培养了他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为他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毕业后,阮长耿被分配到了苏州医学院从事血液病研究。那时候,他常常在夜晚偷偷溜进实验室做实验,一待就是大半夜。他的努力与坚持带来了显著的成果,他成为了首批公派留学生,赴法国深造。
留学期间,阮长耿的脑海中始终萦绕着如何学习更多国内没有的知识和技能。他取得了博士学位后,婉拒了法国导师的优厚挽留条件,急切地回到中国、回到苏州。他用奖学金购买的仪器创建了中国的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在这个简陋的研究室内,他成功研制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单克隆抗体,被亲切地称为“苏州宝贝”。这些抗体被多个国家引进,用于科学研究。
阮长耿在血液学上的重大突破和建树使他被誉为“中国血小板之父”。他的成就和贡献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他先后被法国总统授予“法兰西国家功绩军官勋章”和“法国功勋骑士勋章”。
在阮长耿的心中,有一个坚持了30年的梦想改善血友病患儿的生活状况。他深知关节出血是血友病最可怕的症状之一,也是主要致残原因。他呼吁和社会各界加强对血友病儿童的预防性治疗。他说:“我的梦想,就快要实现了。”
阮长耿的努力和坚持为血友病患儿带来了希望。他的梦想和坚持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进,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他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更是血液学的卓越领航者,他的故事将激励更多的人追寻梦想、坚持不懈。国家高度重视血友病患者的治疗需求,正在积极考虑将相关治疗费用纳入甲类医保报销目录。这一举措旨在确保血友病患者得到最佳的预防治疗效果,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倡导,一些省份已经率先将血友病纳入当地医保报销范围,这一进步充分展示了国家对血友病患者的深切关怀。
血友病,这一遗传性疾病,虽然不会传染给他人,但它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许多社会力量也在积极行动起来,对血友病的孩子们伸出援手,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法国,血友病患者会携带一个特质的牌子,人们看到后就会主动让路,避免拥挤导致他们受伤。
阮长耿先生表示:“让每个血友病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治疗,是我多年来一直坚守的梦想。我坚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关注,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他强调了血友病患者的权利,他们应该和正常人一样,享有同等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权。
每当想到血友病患者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我们不禁心生同情。他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小心,避免受伤和出血,因为他们可能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他们也渴望像其他人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
为此,《生命时报》也在持续关注血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呼吁更多人关注这一群体,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我们坚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血友病患者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他们的梦想。
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当每个血友病患者都能接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他们的生活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这一天,我们不会让它遥远地等待,因为它代表着无数血友病患者的希望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