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c技术详解
一、何为EOC?
EOC,即以太网数据信号与有线电视信号的共缆传输技术。通过频分复用技术,将这两个信号在同一根同轴电缆里实现共缆传输,让网络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
二、EOC技术的分类详解
让我们来深入了解EOC的两大技术流派:调制EOC和基带EOC。
1. 调制EOC(有源EOC)
调制EOC,也称为有源EOC,是将数据信号调制后通过同轴电缆进行传输的技术。它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根据调制信号所占的频段,可以简单分为低频方式和高频方式。
低频EOC技术中,目前较为成熟的有HomePNA和HomePlugAV两种。
HomePNA技术,作为家庭电话线网络联盟的简称,利用家庭已有的电话线路快速、方便、低成本地组建家庭内部局域网。其主要技术特点包括使用频带12MHz-28MHz,物理层速率达到128Mbps,数据链路层速率可达80Mbps。其系统接收范围较窄,抗干扰能力较差。尽管它是ITU的国际标准,能够通过分支分配器,但目前芯片厂商不多,价格还偏高。
HomePlugAV技术则专注于在家庭内部的电力线上构建高质量、多路媒体流、面向娱乐的网络。它采用先进的物理层和MAC层技术,提供200Mbps级的电力线网络,主要用于传输视频、音频和数据。其技术特点包括利用现有的电力基础设施,无需新建线缆,覆盖范围广,并采用OFDM调制方式,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高频EOC技术则包括WiFi、BIOC、HiNOC等。这些技术在工作频段、传输距离和最高网速等方面有所不同,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2. 基带EOC
基带EOC是一种通过无源器件处理数据信号的技术。它将双极性信号(基于五类线传输)转换成单极性信号(便于同轴电缆传输)。原有的以太网数据信号的帧格式和MAC层保持不变。基带EOC数据只能点到点传输,无法通过分支分配和放大网络。光缆到楼且集中分配的星型网络适合采用基带EOC。基带EOC的优点是终端无源价格便宜,用户终端盒实现高低同分配后,将单极性信号转回多级性信号,通过网线链接网口实现数据通信。基带EOC还支持VLAN、QOS、SNMP等网管技术,每用户独享10M带宽。
EOC技术的分类多种多样,各有特点。低频EOC技术中的HomePNA和HomePlugAV是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案;高频EOC技术则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更高的传输速度潜力;而基带EOC则在网络结构和用户初装成本方面展现出优势。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现代通信网络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各种EOC技术的比较
一、调制EOC与基带EOC性能
结合框图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基带EOC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采用基带EOC技术时,局端数据信号必须直达楼道,无法透传分支分配器,仅适用于点对星的网状网络。这种特性使得无源EoC的应用范围受限,尤其在广电常见的树型网络中,其应用受到较大制约。由于采用简单的信号耦合方式,无源EoC在抗干扰能力方面显得较为薄弱,对阻抗匹配的要求极高。一旦CABLE线悬空,可能导致网络自环不可用等问题,实际使用中的适应性相对较差。从整体趋势和业务需求来看,无源基带EOC技术难以满足广电行业的长期和多元化发展需求,无法实现滚动投资。
相对而言,有源EOC技术则展现出更大的优势。采用OFDM调制方式的有源EOC,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透传分支分配器,并适应广电的星型和树型网络。整个网络改造过程简洁迅速,相较于无源EOC的“一户入网,整楼改造”,其改造成本大大降低。
二、调制EOC中的高、低频技术对比
(1)低频技术
低频技术展现出了良好的性能特点:与电视信号频率隔离度好,抗干扰能力强;低频衰减小,覆盖范围大;带宽高,可承载的用户数多。低频信号在电缆网络中衰减较小,并且可以通过已有的分支分配器。低频频段干扰噪声较多,对抗干扰的要求相应提高。采用低频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各种家用电器高频噪声的影响,只要带外抑制措施得当,就不会干扰电视信号。低频技术对分支分配器要求不高,无需更换现有设备。由于低频衰减较小,即使等效75-5电缆长达m的衰减也仅20dB,加上其他衰减,仍能满足光节点的覆盖需求。
(2)高频技术
高频技术虽然具有网络中干扰小的优点,且高频段拥有空余频带宽、扩展性强的特点。但其缺点也同样明显:抗干扰能力差,高频噪声容易从接头处注入;覆盖范围小,高频在同轴电缆上的衰减大;分支分配器在高频特性的表现不稳定。考虑到与860MHz数字电视频道的兼容性,采用高频技术时,实际频率需超过925MHz。大部分分支分配器在高频(尤其是超过850MHz)的特性会明显变差,甚至无法满足现有光节点的覆盖范围。
从上述对比可见,低频技术在EOC传输中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
三、有源低频EOC技术中的PNA3.0与HomeplugAV综合性能对比
从性能框图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HPNA3.0采用的FDQAM调制方式在抗干扰能力上远不如OFDM。其在带宽和可带用户端数量上也不及HomePlugAV。最大的问题在于HPNA3.0主要由单一的芯片厂商推动,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适应广电长期多方面业务发展的能力。
各种EOC技术各有优劣,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