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周其凤
周其凤博士,一位杰出的高分子化学家和教育家,出生于湖南浏阳,于1947年10月8日这个金秋时分孕育而生。他的学术与人生之旅堪称璀璨,让我们一起领略他的风采。
一、教育与学术背景
周其凤博士的学历之路堪称辉煌。他于1965年踏入北京大学化学系的殿堂,7年后,即1970年,他本科毕业后便留校任教。他的学术不止于此,1978年,他考取北大高分子化学专业研究生,进一步深入钻研。1980年,他更是被公派至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深造,于1981年和1983年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聚焦于高分子合成、液晶高分子及高分子结构与性质,这一领域的研究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他的学术成果丰硕,发表论文百余篇,并合著《液晶高分子》等专著。
二、职业历程
周其凤博士的职业生涯在北京大学达到了高峰。他在这里从副教授到教授,一路晋升,并担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等要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2008年至2013年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推动学科建设与国际合作,为北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除此之外,他还曾担任吉林大学校长及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司司长等职位,为推动教育改革及学术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在教育界及学术界的贡献使他于2015年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副,成为该组织的首位华人。
三、荣誉与影响
周其凤博士的学术成就为他赢得了无数的荣誉。他在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对他学术成就的最高认可。他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以及美国等八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他的书法作品因其独特的风格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赞赏。近年来,他还关注健康议题,并公开分享自己的康复经历,展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勇气。
四、现任职务
周其凤博士虽已功成名就,但他仍不忘初心,持续参与学术与社会活动。目前,他担任北京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校友书画协会会长,用他的智慧和影响力为学术界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其凤博士的人生经历是一部典型的奋斗史,他的学术成就、职业历程、荣誉与影响以及现任职务都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毅力。他不仅是学术界的一颗璀璨明星,更是我们学习和崇敬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