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冬季更应警惕低血糖
冬季警惕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风险
随着冬季的到来,寒冷的天气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需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冬季是夜间低血糖的高发期,由于身体能量需求的增加和昼短夜长的特点,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情况下,如果无法及时补充能量,容易发生低血糖。许多患者在冬季凌晨时分感受到低血糖的威胁,出现饥饿感和心慌,第二天起床后还会感到头痛、乏力等不适。
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且重要并发症。当前,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较高,然而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却不足,这容易导致病情恶化。
低血糖的发生有多种原因。降糖药物如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的剂量过大或服药时间不当,可能导致血糖水平过低。吃饭时间太迟或进食量不足、剧烈运动或运动量过大而未增加进食量、空腹过量饮酒、营养不良、肝肾功能不全、使用磺胺类药物以及年龄因素等,都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特别是晚上睡觉前使用中效胰岛素而未加餐的患者,更容易在夜间出现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发抖、神经过敏、出汗、易怒、急躁、寒战、心动过速、焦虑、头晕等。严重的低血糖还会对糖尿病患者产生不良影响。低血糖会使胰岛素的对抗激素分泌增加,引起反应性高血糖,即苏木杰现象,这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极为不利。低血糖会减少对脑组织细胞的供能,反复的低血糖会使患者脑细胞受损,导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甚至痴呆。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低血糖还会影响心脏的供能、供氧,产生心律紊乱,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冬季特别关注血糖水平,加强血糖监测,调整药物剂量和饮食,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在寒冷的冬季,糖尿病患者应更加注意自我保护,提高对低血糖的警惕性,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保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