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因为糖吃多了吗
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在糖与健康的关系问题上,很多人存在误区,仿佛得了糖尿病就与糖绝缘。真相并非如此简单。
要明确一点,吃糖多并不等同于会得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到遗传、感染、基因变异、环境以及饮食等多方面因素。肥胖或超重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确实相对较高,但这并不是单一摄入糖类导致的,而是糖类与脂类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日常所接触的糖,又称为碳水化合物,包括多糖、单糖和双糖。如果是多糖类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食等主食,多吃并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过去,我们的饮食中主要以高碳水化合物为主,糖尿病的患病率并不高。
如果我们过多摄入糖果、白糖等单糖与双糖,情况就不同了。这类糖的过量摄入,容易引发糖尿病。西方发达国家的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就与他们的食糖消耗量较大有着直接关联。研究显示,大量摄取单糖、双糖不仅容易导致肥胖率增高,还会使许多隐性糖尿病患者迅速转为显性,这在老年人群中尤为明显。
有些人为了控糖选择不吃主食,如大米、面粉等,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人体需要糖的直接参与来维护健康,脂肪、蛋白质无法直接转化为糖。我们必须摄入主食。可以适当减少米饭等精细粮的摄入量,例如每餐控制在大约一个拳头的量,并适当补充粗粮。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升糖指数较低,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升糖指数(GI)是糖尿病患者选择食物的一个重要参考。草莓、苹果、梨子等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可以适当摄入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而葡萄、香蕉、龙眼、荔枝等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则最好避免摄入。广东人喜好的粥、肠粉等精细食物也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因此最好减少摄入。
预防和控制糖尿病需要我们从饮食做起,既要关注糖的摄入量,也要选择健康的食物搭配。只有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