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血糖仪使用禁忌症 确保正确使用血糖仪
近期,葡萄糖脱氢酶吡咯喹啉醌(GDH-PQQ)血糖检测技术引发广泛关注。有报道称,使用这种技术的血糖仪可能会受到其他糖类物质的干扰,导致测试结果偏高。针对这一问题,药监局对采用GDH-PQQ技术的血糖监测产品提出了重要建议。
对于医疗机构和患者,正确使用这些产品至关重要。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操作,而患者在使用这些产品时,需确保没有使用含有非葡萄糖糖类物质的干扰药品或治疗方案。这样的建议提醒医生和患者,需更加关注血糖仪的使用禁忌症。
虽然受到非葡萄糖糖类物质干扰的糖尿病患者比例较低,但了解并避免干扰同样重要。物质干扰并非仅限于某一类血糖仪,其他技术如基于葡萄糖氧化酶(GOD)的血糖仪,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干扰。医生及患者应提高警惕,了解并遵循相关禁忌症。
那么,什么是非葡萄糖糖类物质呢?含有这些物质的干扰药品或治疗方案又有哪些?GDH-PQQ是一种酶技术,用于血糖检测。在使用相关血糖监测产品时,若患者正在接受含有某些非葡萄糖类物质的治疗,这些糖类物质可能导致测试结果高于实际值。其中,麦芽糖是主要的干扰物质,存在于某些药物和生物制剂中,也可能由药物或治疗产品的代谢而产生。
需要注意的是,口服麦芽糖不会导致干扰。麦芽糖在口腔中被酶转化为葡萄糖。只有在肠外或静脉中存在时,麦芽糖才会对血糖值产生影响。除了麦芽糖,木糖和半乳糖等其他糖类也可能导致干扰。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干扰仅限于特定治疗情境和特定人群。
为了确保正确使用血糖仪,医院和患者需充分了解血糖检测产品的禁忌症。医院会定期为医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确保医生能充分了解并遵循相关禁忌症。患者则可以通过阅读血糖仪和血糖试纸的说明书及外盒标识来了解禁忌情况。若不确定,应咨询医生。这样,我们可以确保血糖检测准确,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