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仪测血糖不准该如何处理
血糖仪自测结果引发疑虑,解读家用血糖仪的准确性与使用技巧
对于许多糖尿病患者而言,家用血糖仪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患者在自测血糖时,常会感到困惑,为何自己感觉血糖偏低,但血糖仪的测量结果却正常或偏高呢?对此,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家用血糖仪的准确性及其使用技巧。
家用血糖仪作为日常监测血糖的手段,其准确性相较于医院的生化仪检测会有一定的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家用血糖仪的测量结果就不可靠。在正确的使用条件下,家用血糖仪依然能够很好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
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现血糖仪的测量结果不准确,可能的原因包括:血糖仪本身存在问题,如仪器损坏、探头污染、电池电量不足或试纸过期等。患者可以将血糖仪送至厂家进行检测,或者自行进行简单的功能检测。例如,更换新电池后,清洁接触试纸的探头,使用新试纸和测试糖水对血糖仪进行测试。如果测试结果在标注值范围内,说明仪器功能正常。
血糖仪的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误差。很多患者在使用血糖仪时并未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例如检测血量不足、血量不够时过分挤压局部导致组织液混入、消毒皮肤的酒精未干、血糖仪试纸标号与测试试纸不匹配等。在使用血糖仪前,患者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特别是注意事项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以纠正不正确的使用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患者在测血糖时喜欢挤压手指,认为这样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挤压手指可能导致组织液渗出,稀释血液,从而使测得的血糖值偏低。专家建议,在扎针后,可以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血管至前端的三分之一处,让血液自然流出。
除了以上提到的注意事项,还有一些细节同样重要。例如,血糖试纸都有一定的保存期限,超出期限的试纸不能使用。储存时要放在原装的试纸筒内,置于阴凉干燥处。平时取完试纸后要及时盖紧盒子,避免试纸受潮。无论是新购血糖仪还是血糖仪受到震荡后,都应重新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值的准确性。
家用血糖仪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便利的自我监测手段。只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就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