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央行副行长被辞职
挪威央行副行长乔尼古拉森于不久前宣布辞职,其背后的原因引人关注。这一决定的直接,是他所提交的安全许可更新申请被挪威民事安全审查局拒绝。而这一事件的核心争议点,与尼古拉森的家庭背景息息相关,特别是他妻子的国籍及居住地问题成为了焦点^[1][6][8]^。
深入了解事件的各个关键信息,我们来一下尼古拉森的辞职原因。挪威民事安全审查局对于尼古拉森的申请之所以持否定态度,主要原因在于他的妻子是中国公民并常住中国,而他为其提供经济支持。尽管审查局并未对尼古拉森本人的可信度提出质疑,但仍以“潜在风险”为由拒绝了他的安全许可续期申请^[1][3][6]^。面对这样的决定,尼古拉森显得颇为无奈,最终选择了辞职这一途径^[6][8]^。
进一步了解尼古拉森的职务背景,自2014年起,他便担任挪威央行副行长,并于2020年4月成功连任。他的主要职责是监管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这一基金不仅是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而且其资产规模超过1.2万亿美元。他的职责范围广泛,涉及国家金融安全及货币政策的制定等重要领域^[2][6][7]^。
事件的另一个关键信息是审查机制的变化。早在2018年,挪威设立了民事安全审查局。此后,安全许可的评估权从财政部转移至该机构(隶属于司法部与国家安全部的联合管辖)。尼古拉森的审查程序始于2019年底,与首次任命时的评估主体有所不同^[2][6]^。
至于这一事件的后续影响,挪威央行表示,尼古拉森的离职并未对12月17日的政策会议及日常运营造成任何影响。行长奥尔森(Oeystein Olsen)对尼古拉森的工作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称职的专家”。尽管存在争议,但尼古拉森在任期内的表现得到了肯定^[6][7]^。
这一事件不仅仅关乎尼古拉森个人的职业生涯,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跨国婚姻与国家安全审查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在此事件中,挪威当局并未明确说明具体的风险依据,仅以亲属的国籍作为否决理由,这在部分舆论中引发了对其是否存在歧视性倾向的质疑^[1][3][8]^。未来,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和相关政策的调整与完善,这一问题或许能得到更加明确和合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