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随葬品面世

生活百科 2025-10-30 13:49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陀罗尼经被:介绍慈禧随葬品的传世价值

在慈禧的众多随葬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件绣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的织金经被。这件文物,不仅是皇室威严的象征,更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

一、文物特征

这件经被大约三米见方,明黄缎底,用捻金线精心织制而成。上面装饰着佛像、佛塔以及经文,每一件都显得极为精致。它不仅代表了清朝皇室的尊贵地位,更体现了佛教在皇室中的重要地位。

二、历史波折

1928年,孙殿英盗掘东陵时,因不识此宝物,仅拆走经被上的820粒珍珠,而后将其遗弃。幸运的是,经被后来得到了修复,并于2013年首次公开展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三、遗体与随葬衣物

慈禧的遗体保存得相当完整,全长153厘米,推测其生前身高不低于160厘米。头部微微偏向一侧,两眼深陷,虽然肌肉不复存在,但皮骨仍然相连。身上覆盖着黄绸,下身则穿着绣满“寿”字裤装,脚部包裹黄绸。

在棺内,铺满了高丽布,外漆49层,内藏的珍宝无数。孙殿英盗墓时曾记录,棺内“霞光满棺”,珠宝堆积如山,慈禧遗体的面部宛如活人,甚至连手指都长出了白色的毛发。

四、三次入殓历程

慈禧的入殓历程颇为曲折。首次入殓是在1908年,梓宫用的是云南深山的木材,棺内铺上了百匹高丽布,极尽奢华。在1928年孙殿英盗墓后,溥仪派遗臣重新安葬时,经被被遗弃在地宫中。1979年地宫开放后,经被被送到故宫修复,现保存在清东陵库房。这两次的后续处理都显得仓促而简陋。

五、其他随葬品

除了陀罗尼经被外,慈禧的随葬品中还有香宝香册。地宫两侧的石墩上放置着檀香木制的香宝香册,上面记录着慈禧的22字谥号,这一数目突破了清朝皇后16字的封号惯例。主墓室为汉白玉石室,棺椁停放在中央的宝床上,周围配以记录谥号的皇家仪制。

慈禧的随葬品不仅代表了皇室的尊贵与财富,更体现了佛教在清朝皇室中的重要地位。这些随葬品的历史背景、文物特征以及流转过程都突出了陀罗尼经被的独特地位与其丰富的历史命运。

上一篇:东北比德国还德国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