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嫌赔偿金过高上诉被驳回
案件背景重塑
周秀鸾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退休之光,遭遇了一场与知网的版权风波。教授的心血之作被知网擅自收录,而应有的稿酬却未得到支付。这一事件在2021年引发了一场关于知识产权的维权风暴。一审法院对此事件进行了明确的判决,认定知网的行为侵犯了周秀鸾教授的作品网络传播权。知网需为每篇论文赔偿2100元减去已支付的金额,并承担公证费和律师费。
知网的上诉挣扎
面对这样的判决,知网并未选择接受,而是提出了上诉。他们认为赔偿金额过高,主张自己已经取得了合法授权,并声称适用期刊转载的法定许可。知网还表示自己在收录论文时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
二审结果定音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2022年4月28日的二审中,坚持了原判的立场。法院认为一审判决事实清楚,法律适用得当,因此维持了原判。这意味着知网必须按照一审的标准赔偿周秀鸾教授,单篇论文的总赔偿额约为3129元。法院在认定这一结果时,考虑了侵权行为的广泛影响、主观过错的明显性,以及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的“填平损失原则”和“合理开支覆盖原则”。
舆论反响沸腾
这一判决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许多网友对知网的做法表示不满,质疑其在收费时为何不曾考虑论文作者的权益。特别是与赵德馨教授的维权胜诉案(获赔70万元)一同,引发了公众对知网垄断行为的深入讨论。在舆论的压力下,市场监管总局已对知网展开调查。
法律意义深远
此案不仅关乎周秀鸾教授的个人权益,更体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原则。赔偿标准中,实际损失与合理的维权费用都需要得到覆盖。司法对此类学术平台滥用优势地位的行为持严格立场。对于希望了解此案背后法律细节的人,可以参考相关的法律条文。
此案不仅是对知网的一次警示,更是对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一次普及和提升。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创作者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让知识的传播更加公正、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