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图书馆机器人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小图”(后升级为“清小图”)堪称智能化服务的典范。这一案例不仅展现了尖端科技与图书馆服务的完美结合,更体现了清华大学在AI领域的深厚实力。
一、基础功能全面升级
这款机器人提供7×24小时的智能咨询服务,无论是图书借阅、电子资源查询,还是座位预约等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答。更令人惊喜的是,它支持文字与语音的多模态交互,读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或专用APP随时与其沟通。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它能够理解读者的口语化提问,并关联相关问题给出推荐答案。
二、技术特色引人注目
“小图”的外形设计灵感源于动画《机器人瓦力》中的“伊娃”角色,时尚又不失科技感。值得一提的是,它具备自动学习能力,能够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优化自身。有趣的是,曾因为网友的“调皮”反馈而暂停服务,随后升级了过滤系统,以更好地服务读者。这一机器人是由清华大学与西安晓多智能科技联合开发的,集成了图书馆的业务系统数据,实现了更高效的服务。
三、发展历程令人期待
“小图”自2020年11月推出测试版以来,通过用户反馈持续进行优化。2021年校庆前夕,它升级成为“清小图”,不仅改进了交互界面,更在功能和服务上有了质的提升。更令人期待的是,它在2025年仍将服务于读者,并动态显示其在知识产权分析等专业领域的应用。
作为清华大学“AI+图书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小图”的出现是该校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在服务场景应用创新的有力证明。除了智能服务机器人外,清华大学还部署了无人驾驶图书通还智能小车等智能设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与此图书馆近年成立的AI+工作坊也在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为我们展示了未来图书馆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