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的怎么用药
薛师傅是一位年轻的厨师,刚过三十,身材肥胖。三年前的一次体检中,他被发现处于糖尿病前期。那时,他的空腹血糖已有些许升高,糖耐量试验的结果也不容乐观,喝糖水后两小时的血糖超出了正常范围,同时他的胰岛素水平也高于正常人的三倍。医生为他开了二甲双胍,并建议他减少饮食、增加运动量。
经过一年的坚持,薛师傅的身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瘦了下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降至正常,胰岛素水平也下降了一半。此后,医生为他调整了药物方案,加入了罗格列酮。持续一年后,他的糖耐量试验仍然保持正常。在医生的允许下,他停止了服药,但仍坚持控制饮食和锻炼,之后的血糖监测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
在临床中,像薛师傅这样的病人并不少见。他们通常缺乏运动,体型肥胖,并且有糖尿病家族史。薛师傅的父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薛师傅的脖子和腋窝出现了色素沉着,这是胰岛素抵抗的表现。如果不加以干预,他们可能会经历正常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血糖轻度异常-糖尿病前期、早期糖尿病等多个阶段,最终可能导致晚期糖尿病,伴随多种合并症。
在糖尿病治疗中,早防早治是最有效的策略。早期的预防可以使高危人群远离糖尿病的困扰;而早期的治疗则可以让一部分患者在病程初期逆转病情,重新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早治疗的核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纠正观念,调整生活方式;二是根据个人的患病原因和具体情况进行药物治疗;三是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对于薛师傅来说,就是在改变生活方式的服用二甲双胍帮助他减轻体重,然后使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来改善他的糖代谢,从而保持血糖的正常。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都是常用的降糖药物,而像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药物则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