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易引发骨质疏松
糖尿病,这个现代社会的常见病症,其并发症多种多样,其中骨质疏松,被众多专家学者称之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尤为值得关注的一种并发症。这种疾病在病史较长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
想象一下,腰背疼痛、四肢酸痛与不适,这些症状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驼背、脊柱侧弯以及脆性骨折等严重后果。这些症状的背后,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在悄然发生。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出现,其根源在于糖尿病本身的代谢异常。我们知道,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处于一种代谢紊乱的状态,这种状态影响了钙、磷、镁等与骨质、骨量密切相关的矿物质的代谢。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增高会引发渗透性利尿,这一过程导致肾小管对矿物质的重吸收出现障碍,从而使得钙、磷、镁的丢失过多。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活性维生素D水平降低,这影响到钙、磷等矿物质的肠道吸收。糖尿病还会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从而影响蛋白质的代谢,导致骨基质合成减少。
这三种情况共同作用,导致了骨代谢的异常。骨基质减少、骨小梁破坏、骨密度降低,这些都为骨质疏松的发病提供了条件。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防治骨质疏松至关重要。要严格控制糖尿病,以改善钙、磷、镁的代谢过程。要多做户外活动,让身体接触阳光,以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与发挥作用。要注意增加膳食中的矿物质的摄入,尤其是钙、磷、镁等。
对于病史长、出现乏力、腰酸背痛的老年患者,尤其要警惕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发展。预防、发现、治疗都要趁早,以减缓骨质疏松的发展速度,避免引发脊柱畸形以及脆性骨折等严重后果。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个糖尿病患者关注的话题。我们不仅要了解它的成因,更要知道如何预防和治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