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糖尿病 监测糖尿病病情好坏程度的指标是

糖尿病饮食 2025-09-08 19:49糖尿病人食谱www.tangniaobingw.cn

血糖管理的核心指标及其注意事项

一、血糖控制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最佳“金标准”。对于普通成人,理想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为小于7%。这一目标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对于新诊断的年轻患者,可以尝试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6.5%的水平。而对于老年人,为避免低血糖风险,控制目标则相对宽松。

二、血糖的“即时反应”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为3.9-6.1mmol/L,控制目标应不超过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控制目标则不超过10.0mmol/L。若空腹血糖超过14.0mmol/L或餐后血糖超过20.0mmol/L,提示血糖情况严重,需紧急处理。

三、胰岛功能的“晴雨表”C肽与胰岛素释放试验

通过C肽与胰岛素释放试验,可以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空腹C肽的正常值为0.3-1.3nmol/L,若低于此范围,可能提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则常表现为胰岛素分泌曲线异常,如高峰延迟。

四、并发症的“预警器”

1. 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UACR):超过30mg/g的UACR提示早期糖尿病肾病,需每年进行监测。

2. 血脂谱:重点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目标小于2.6mmol/L)和甘油三酯水平,甘油三酯超过5.6mmol/L可能增加炎症风险。

3. 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小于130/80mmHg,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五、动态监测的“高科技”连续葡萄糖监测(CGM)

连续葡萄糖监测可以评估血糖波动情况,控制目标为血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TIR)大于70%。这对于调整治疗方案和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

血糖管理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的监测频率和目标值需进行相应调整。定期监测上述指标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每一位糖友都能享受到健康、快乐的生活!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