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型糖尿病治疗首选二甲多胍
■ 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裴剑浩 2型病 (简写为T2DM)的药物治疗,不外乎口服与注射胰岛素两种方式。口服降糖药有很多种类,但对于2型病儿来说,适合成人的那些口服降糖药,却不能照搬到他们身上。 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一大特点就是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
糖尿病患者为何最怕“伤肾”?
病肾病主要的病变部位在肾小球,早期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球基底膜增厚,继之以血管狭窄、阻塞,流经肾脏的血流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短路”,血液中的废物不能完全排出,遂在血中堆积,达一定程度,即为。 肾病有一个漫长的病程 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例,...
-
糖尿病人可吃饭却不能喝粥?专家:可以喝但有讲究
不少的病患者都曾听说过,不能喝粥,会使血糖迅速上升。但是又不禁纳闷“米饭和粥都是米,为什么可以吃饭却不偏偏可以喝粥?”那么人到底能不能喝粥呢?喝粥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喝粥消化快、吸收快、血糖升得快 其实喝粥和吃米饭、馒头等干的主食是一样...
-
街头把戏“免费测血糖” 谁是真正的糖尿病患者
街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人围在某药店门口,看起来挺热闹的,原来这里可以免费测血糖,只要滴一滴血到一个仪器上,便可知道自己的血糖是否偏高。 如此好事岂可错过?不过,令人沮丧的是,很多人测糖都偏高。这时便会有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模样的人...
-
龙海波:全国约有3000万糖尿病肾病患者
“羊城好医生”走进社区了!为响应落实中央、省委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精神要求,积极开展党员为民服务实践活动,携手,5月28日下午在海珠区江燕路万科里广场举行了“羊城好医生”大型义诊惠民活动。活动现场,17个科室20名专家为市民提供各类疾病的诊...
-
视力异常 糖友赶紧做眼底检查
病视网膜病变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能使患者减退,最终导致。据统计,糖尿病患病史10年的病人中,35%会出现眼部并发症;患病史达20年的有70%;而患病30年的则高达90%!记者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问题采访了广州中山眼底科丁小燕副教授。 糖尿病爱“管”...
-
行走间的糖尿病“治疗术”
康医学科教授 窦祖林 相对于其他激烈的运动方式,步行是最简便易行,又轻松自如的运动方式,并且,走路可是治疗病的“良药”。每天进行1~3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轻松、愉快的步行,对一些控制饮食而不需依赖胰岛素和虽需少量胰岛素,但病情能得到明显控制...
-
听信偏方 两个月内我吃了50公斤南瓜
我患病多年,既要天天吃降血糖药,还要控制饮食,医生要求我每天米饭、面类等主食只能吃250克,因此经常饥肠辘辘。看到人家吃饱饭还可吃各种糕点,常令我垂涎欲滴。 听信“良方”吃南瓜 血糖值竟超正常值一倍多 一位与我一起参加晨练的朋友告诉我,吃南瓜可...
-
夏季糖友如何“动”起来
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胡昔权 夏日炎炎,人体的代谢功能增加,能量的消耗也大于其他季节,高强度的运动容易,出现水分的丢失,甚至发生。病患者夏季运动应在强时间上稍加限制,尽可能减少血糖的波动。 糖友夏季运动有别于其他季节 夏日炎炎,人体的代谢功能增加...
-
易被忽视的危害:餐后高血糖
大多数病患者往往对空腹血糖比较重视,对餐后高血糖的意义则了解不多,在诊断或治疗后查时只抽空腹血化验,而不注重餐后血糖的检测。 餐后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表现 张大爷是我的一位老糖尿病患者,这天正好是我的专家门诊,他如约来医院复查,这次陪他来...
-
三“关键” 控制糖尿病并发症
副院长 翁建平教授 病本身不可怕,但是它引发的并发症却是可怕的。糖尿病并发症范围可遍布全身,从头到脚、从皮肤到器官,它们在不知不觉中逐步侵害患者的健康,如、肾功能衰竭、神经组织变性受损、心脑血管病变、骨关节病变、变、性功能衰退等。随着病情的...
-
警惕降糖药物广告的致命诱惑
病患者往往渴求短时间内完全治愈或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某些药物生产厂家便利用这种求医心切的心理,在报纸、杂志、互联网上发布了许多广告。这些广告充满了令人心动的“诱惑”:根据现代最新的理论、名老教授研制、国家级新药、权威机构验证、全面控制糖尿...
-
朱延华:打胰岛素是否“上瘾”由病情决定
指导专家:内分泌科 朱博士 胰岛素会否“上瘾”由病情决定 胰岛素在临床使用已经有近90年的风雨,胰岛素一种神秘的激素,她的发现和机制研究数次荣获若贝尔的荣誉,给数病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在目前糖尿病治疗当中有许许多多的药物,而胰岛素仍然是一把控制...
-
小心无糖食品使“暗招” 选购看营养标签
提到糖食品,消费者通常认为不含任何糖类,实际上,只是不含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等,因为这些糖是容易引起血糖快速升高的单糖或双糖。 许多无糖食品口感也很香甜,这是因为加入了代糖(如木糖醇)。代糖对血糖基本没有什么影响,但甜度不亚于普通白糖...
-
2型糖尿病患者 应主动监测血糖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常委、大内科主任蔡德鸿教授提醒,血糖监测是病管理的非常重要但最容易被患者忽视的环节,他呼吁广大患友特别是2型患者应坚持日常规范监测血糖,拒绝做知的糖尿病人。 主动监测血糖的重要性 蔡德鸿教授对记者表示,在糖尿病血...
-
关于胰岛素 你最想知道的五个问题
会计师小林今年21岁,旅游回家后突发、、口干、多饮、,查血糖35毫摩尔/升,血酮1.6克/升,被诊断为病酮症。医生即把小林收入院进行抢救。经胰岛素等治疗,小林的病情好转。出院时医生诊断为1型,嘱咐小林一定要坚持每天四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小林觉得颇为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