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关于春节的习俗你还记得多少?
随着岁末年关的临近,我们不禁感叹年味的变迁。年味并未真正淡去,那些关于春节的传统习俗,你还记得多少?今天,让我们一同跟随整形网小编的脚步,重温那些充满年味的传统习俗。
在腊月初八,我们迎来了腊八节。这一天,腊八粥是不可或缺的美食。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其历史可追溯到千年前的宋代。无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百姓家中,都会在这一天煮制腊八粥,以庆祝这一传统节日。江苏地区的腊八粥分为甜咸两种口味,其制作过程精细且丰富。清代文人李福曾以诗赞美腊八粥的美妙滋味。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灶仪式,迎接过年的准备。从腊月二十三至除夕的这段时间,被称为“迎春日”。
随后是腊月二十四的扫尘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打扫环境,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迎接新春的到来。
紧接着是腊月二十五的接玉皇日子。在这一天,人们祭祀祈福,期望来年得到更好的生活。这一天,人们的言行举止都要谨慎,争取博取玉皇的欢心。
随后是腊月二十六的割年肉日子。这一天是筹备过年肉食的重要日子,将“割年肉”纳入年谣,是因为在过去农耕社会中,人们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肉,因此称为“年肉”。
再来到腊月二十七的洗浴日。在这一天,人们会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为迎接新春做好准备。
随后是腊月二十八的蒸馒头日子。这一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都会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来到腊月二十九,这一天是上坟请祖的日子。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祭祖活动在汉代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
最后是大年三十的除夕。这一天晚上,人们都会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进行,如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等。在这一夜,我们共同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