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黑作坊为药厂生产药瓶黑衣药或流向全国
中新网钦州报道,11月17日,一则关于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某隐秘作坊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个看似普通的作坊,实则每天都在大量生产印有某知名制药厂字样的塑料药瓶。这些看似正规的药瓶,竟然是由饮料瓶、洗洁精瓶乃至农药瓶等废旧物品粉碎后的塑料片制成。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所谓的“黑瓶”竟然被运往制药企业,用于包装药品。
民众举报称,这样的现象已经持续多年。浦北县的一家小作坊,利用从废旧回收站收购的原料,为当地一家大型药企广西×彪药业有限公司制造塑料药瓶。接到举报后,中新网记者立即展开调查。
在浦北县百货公司仓库区的一个隐秘角落,记者发现了这个制瓶作坊。一辆满载塑料瓶的手扶拖拉机刚刚抵达,目的地是距离一公里外的广西×彪药业有限公司。令人不解的是,这辆拖拉机在药企附近停留了整整一个小时才进入厂区。随后,整车塑料瓶被卸下。
第二天下午,记者伪装成采购员成功进入这个作坊。作坊内部环境简陋,几台机器正在生产乳白色的瓶身,多名妇女正在忙碌地处理多余的塑料。不远处,机器正在生产标有“×彪药业”字样的瓶盖。大量瓶身和盖子正等待着被装车运出。
一名男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们每天能生产20多万只瓶身和30万只瓶盖,全部供应给“×彪药业”。他自豪地表示,这些瓶子全部使用再生料生产,来源于附近的灵山县。如果使用原生料,成本会高出许多。当记者询问关于加工点备案和原材料规范问题时,男子含糊其词,称“不用备案,我们多年来一直这么生产的,也没被人查过。”
这一发现引起了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高度重视。官员表示,如果这家药企确实使用“黑瓶”装药,将严重影响药品质量,并且可能给全国范围内的药品市场带来风险。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以维护公众用药安全。此事件将持续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关于药品安全的问题也将得到更深入的。